【2017考研】上海交大传播学--考

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

由于我的本科是双非普一本,而且一直有个名校梦,所以一直坚定着考研的决心~加上高中时对传播学很感兴趣,因此在大三下学期就决定要考名校的传播专业。但是三跨难,3跨名校更难,在决定跨考交大传播时还是纠结了几天。

为何选交大?

理工类名校的文科专业+有参考书+我喜欢的新媒体研究强项+上海。学新传的话交大性价比很高,报录比也不错。我深思熟虑了3天后,终究决定报考交大的传播学,中间一直没有变过。

选学校的问题,个人认为可以按两个方向来:1是专业情节,2是名校情结。要强调的是,针对跨考生而言,参考书也是很重要的斟酌因素。

我不太在意报录比和所谓本科出身这一类东西,难,总有人考上;易,也有人考不上。交大也有普通本科的先辈,既然他们能考上,为何我不行?

或许有人纠结于:想上好大学,怕难;想简单点,又想上名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自己要权衡好,问问自己到底是为了甚么考研。选好学校是条件,意味着以后的努力才有意义。

吸取高考的教训,我晚上十一点半之前一定睡觉,凌晨七点半起,中午再睡个一小时,周末玩一天看看报纸之类的,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在9小时和11.5小时之间。这一年多一直是这样坚持的,学习是长跑,贵在坚持,不在冲刺。

温习前期有精力有动力,平均在10小时左右,而且每天都特别开心特别兴奋;中期心态比较安稳了,学习时间固定在10..5小时之间,偶尔学嗨了会到1.5小时;九月份开始,减少到9小时左右;最后冲刺阶段休息为主,每天3、4小时,考试头几天才恢复到9小时左右。

我看许多经验贴说有人晚上1点睡觉凌晨4点起,我很反对这类过度拼时间的学习方法。学习拼的是效力,不是拼你学多长时间。一定要构成自己的习惯,找准能让自己保持最高效力的生物钟。其实,如果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管学多长时间,总是觉得快乐又短暂吧~~

(1)大纲→风中劲草:我是出了大纲后开始温习政治,首先用一个月的时间把大纲阅读了1遍,重点画出和去年不一样的地方,然后重点背风中劲草,最后做题、背诵。

()做题:我把大纲配套的真题+肖4+肖8+肖+风中劲草配套练习都做了而且背了几遍。现在看来:真题可以买本更专业的,风中劲草练习可不做。除此之外我只看了肖秀荣系列,尤其是后期我只反复背肖四肖八肖和时政。其他辅导资料都没看。

(3)辅导班:由于我自认比较有自制力,所以政治基础班报的是课,冲刺班报了当地的辅导,重点背押题和时政。

我的英语基础比较好,4级+,6级+。但是我高考吃了掉以轻心的亏,所以对英语也一直很严谨。

温习顺序:

(1)大三上背绿皮书单词+做了张剑浏览篇三四遍的模样。现在觉得针对张剑浏览里总结的技能其实不完全合适真题,所以时间紧张的话可以直接做真题浏览。

()寒假把所有题型都买了书挨个做,做了两三遍,完型填空也认真看了,所以在寒假结束时我对所有题型心里都有数了。单词也不能放,必须背到考试。我有个总结本,把自己总结的技能按题型整理了下来,而且整理了重点单词和翻译,到了后期只看这个本子~

(3)开学后开始看真题。年的真题我做了最少3遍,重点是近十年的,找出了里面不认识的单词。然后按题型分类做了几遍。起初很多模棱两可的答案到最后几近全部理解了,真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期间阅读单词,一直看到大四上学期。

(4)后期英语就可以放一放了,这段时间阅读单词和整理模板。模板不用多,小作文各类型整理一套,大作文褒义贬义中性模板各一套,到考场上灵活一点就行~每天看看浏览背背模板便可~辅导班只报了冲刺,个人觉得没什么用,但可以看看人家的模板。

(1)温习内容

1.专业教材一共4本,可以只看《传播学原理》和《人际传播学》,其他的感兴趣也可以看看。《传播学原理》基本全背,《人际传播学》只看中间几章的理论就好。不用写笔记,整理个大纲,看着大纲把内容背下来就行。我整理了一张大纲,只看大纲就能把全书背下来,到最后大纲也快背下来了--

.找真题,背真题。真题是重点,特别是书上没有的点。

3.整理模板,练习评论,平均三四天写一篇吧。

4.把刷微博的时间用来看看论文、杂志,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权威医院
昆明白癜风治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xx/8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