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要持续加大对汽车行业的投入,今年在研发上的投资将达到10亿美元(约合65亿元人民币),研发团队超过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的一席话在第19届上海车展开幕之前赚足了眼球。 作为今年全球第一个如期举办的A级车展——上海车展4月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启动,车展以“拥抱变化”为主题,无论在规模、调性,还是内涵、前瞻上,都将对今年的国际车市产生风向标式的引领作用。因为当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产销量已在全球车市中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从本届车展来看,面对科技公司,还有房地产企业、家电企业的强势布局,主流车企正在夯实自己的阵地。从车展前期的宣传来看,各大主流车企的新车发布几乎都与电动智能有关。宝马、奔驰、奥迪将自己最新的豪华智能电动车产品拿到上海首秀;岚图、智己、极氪等自主高端智能电动品牌,要在上海发表自己的电动主张…… “以智能电动为特征的发展新动能,正在构筑起下一轮产业竞争的新赛道。”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认为,汽车将从一个“硬件为主”的工业产品,焕新成为一个自学习、自进化、自成长的“软硬兼备”的智能化终端,成为一个会行走的“智能新物种”。而上海车展正以风向标的姿态,告诉全球未来汽车产业将向何处转型。 观众在上海车展上观看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系统集成视觉中国图 科技公司“跑步”入场 上海车展前期的汽车新闻热点被科技公司霸屏。今年以来,苹果、华为、百度、小米、滴滴等科技公司因造车传闻被轮番推上热搜。百度宣布以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推进其造车项目,合资公司定名集度汽车,首款产品预计3年后推出;小米也于近期官宣,证实了造车计划。 与百度不同的是,小米造车将成立全资子公司,由雷军亲自带队,首期投资为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为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首款产品同样计划于3年后推出。 在百度和小米之后,网约车头部玩家滴滴也传出造车消息。4月6日,据《晚点LatePost》报道,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且已从车企方面招聘相关人员。目前,滴滴方面未对此事置评。 对于亲自造车的原因,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解释称,百度希望可以通过其积累的自动驾驶技术帮助汽车制造客户加速在智能软件上的整合以及升级。“很多传统汽车制造商在这方面相对保守,不愿意主动尝试新技术,所以百度只能先发制人,主动制造融合前沿技术的电动汽车。”李彦宏说。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汽车咨询业务合伙人蒋逸明认为,科技公司下场造车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相较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的机械部分在减少,造车门槛有所降低;其二,电动车的智能化趋势日益增强,而智能化领域正是科技公司的强项;其三则是资本市场的推动。 “就新势力造车企业的上市来看,其估值体系和此前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互联网企业的竞争还有一定的对标性质,一旦其对标的公司开始造车,而其自身却没有进行布局,双方在资本市场的对比会出现明显差异。”蒋逸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业内分析认为,全球范围内的碳中和目标、汽车智能化带来的巨大增量空间也助推了科技公司下场造车的决心。 “首先,在全球碳达峰与碳中和预期下,发展绿色交通成为交运部门的核心减排路径,为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刚性的时间约束,巩固了行业的确定性。其次,电气化使得汽车的底层架构从机械架构向电子电气架构转变,各种ICT技术与汽车工业开始逐步融合,未来汽车将成为ToC单体价值量最大的移动智能终端,成为下一个必争的流量入口。”青域资本合伙人兼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业管理课程教授牟颖向记者表示,百度、滴滴、小米等都有基于智能生态的丰富产业和用户资源可以复用,这不仅为汽车工业提供了新的创新维度,也使得其拥有了成为下一个智能时代杀手级应用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的强烈企图。 观众在上海车展上观看东风一款无人驾驶小巴视觉中国图 观众在上海车展上观看宝马推出的智能电动概念车视觉中国图 “借鉴智能终端(PC、手机)的发展历史,在硬件上构建的产业和丰富的应用生态将具备巨大的体量,万亿级将只是起点,智能汽车是一个既能撬动终端用户又能撬动产业互联网、快速催生新技术与多种商业要素协同创新的应用场景。”牟颖解释称。 保持业务的增长和收入的持续增加也被视为科技公司转战造车领域的主因之一。“实际上,部分科技公司正在寻求较低的门槛,确保进入新增长市场。如果他们能够扩大规模,利润率也会很有吸引力。百度等技术巨头可能会押注其自动驾驶技术能力,将该技术授权给所有汽车制造商,并进行收费,这很容易成为一个巨大的盈利业务。”IHSMarkit汽车行业全球交通和移动出行实践负责人TomDeVleesschauwer告诉记者。 面对科技公司的步步逼近,为了在智能电动新赛道中胜出,增强自身的技术属性和生态能力成为传统车企应对新技术浪潮的重要课题。 “软件和生态圈这些能力是传统车企所不具备的,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改变之处。”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 传统车企的革新之变 作为汽车产业技术和市场的风向标,本届上海车展正成为各路玩家展示智能电动汽车产品的大舞台。“上海是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沃土,是见证奇迹的城市。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会在下一个五年完成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战略转变。”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认为,汽车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发展,能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互补调剂,带动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的转换。 从本届上海车展的参展产品上来看,传统车企的变革已经非常明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重点亮相的传统燃油车有16款,而重点亮相的新能源车型则有22款。其中,多款传统燃油车属于换代升级,而新能源车则是全新车型居多。 比如,在本届上海车展中,大众汽车将推出ID家族的全新系列车型ID.6、凯迪拉克将带来首款纯电车型LYRIQ、丰田也将推出全新的纯电动概念车。其中,凯迪拉克LYRIQ是基于通用汽车Ultium平台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车型,搭载了新一代VIP智能电子架构,以及SuperCruise超级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等。 “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不同往日,我们的竞争对手既有传统车企、新势力造车企业,也有互联网企业甚至地产企业。”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柏历(JulianBlissett)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坚信纯电动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到年,通用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将达亿美元,加速向电动化和智能网联领域方向转型,而中国市场是决定通用汽车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在技术层面,车企的比拼点也已不再是聚焦发动机参数、变速箱区别等机械性能,激光雷达、芯片算力、智能交互等黑科技开始成为传统车企赢得下一轮竞赛的关键点。 在上海车展前夕,由上汽集团召开的SOA开发者大会引起业内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