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上海人陆续复工部分学生返校复课但却有老人在就医出院后遇到了“无处可回”的难题老人摔跤骨医院近3个月市民吴先生近日向媒体求助,他的阿姨原先住在普陀区曹杨社区长者照护之家。两个月前的3月11日,吴先生的阿姨摔了一跤骨折了,家人将医院,3月18医院做了手术。到了3月底,院方通知家属老人可以出院了。但当时正好碰到浦西地区即将封控,曹杨社区长者照护之家表示,老人刚刚经历手术,万一有问题,封控期间或许无法及时就医,建议老人继续住院。没想到,这一住就是两个月。吴先生的阿姨患有中度阿尔茨海默症,需要单人照护,住院期间每天元的护理费用,让手头并不宽裕的老人颇感压力,希望能早日出院回到养老机构。但一直到今天,上海正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阿姨却仍然被养老机构“拒收”,原因究竟是啥?养老院负责人:不能直接回来必须先在外自行隔离7天这家养老机构一直不同意接收阿姨,是因为机构本身存在风险?还是担心老人回养老机构,会带来隐患?据了解,住院这两个月来,老人每隔两天便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曹杨社区长者照护之家,仍以防疫为由对于外出就医老人返回“不松口”。负责人沈仪霞表示,她们这里从未出现过阳性患者,属于非涉疫机构。她解释说,“不是拒绝老人回来,而是不能直接回来”。“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需要在别处隔离7天,才能回来”。民政部门回应:疫情期间确有此要求普陀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张颖表示,确实有这一“规定”:“出于对养老机构内其他老人的保护,原则上,普陀区内住在养老机构的所有老人外出就医住院后,都要在别处隔离七天,才能回到原先的养老机构”。然而,令人老人家属不解的是,感染了新冠的老人在康复出院、出舱后,是可以直接回到养老机构进行隔离的。那为什么外出就医的老人却不可以直接回去?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葛健表示,疫情期间,他们确实出台了一系列防控要求——对于阳性转阴的、医院返回的老年人,市民政局明确规定,老人应全部闭环转运,即由属地派车接回养老机构,在机构内要隔离观察7天;对于外出就医的返回养老院,则是规定要在机构外的一个隔离场所隔离7天才能返回养老机构。“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到现在,我们也还一直是按照这样进行操作。”相关措施本月中旬或将调整那么,随着当下疫情进入向常态化防控转换阶段,相关措施是否也应该进行适当“转换”呢?对于像吴先生阿姨这样,骨折、行动不便,并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还有那些长期瘫痪的老人、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孤老……他们到哪里去找合适的隔离点呢?酒店的设施和饭菜是否适合这些老人日常生活的需求?这些问题,是不是也应该被考虑到?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葛健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根据疫情对政策进行调整:“我们大概到6月10日左右,会看看全市的情况,争取6月中旬左右会对防控措施进行调整,再出台一些缓解的措施。”据了解,目前普陀区相关部门已对吴先生的阿姨做了妥善的安排。小侬真的希望老年群体当下的需求与困境能够被更多地考虑到!让老人可以没有阻碍地出门没有阻碍地回家综合自:新闻坊、上海新闻广播(陆兰婷王迪杰),如有冒犯,敬请联系。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zx/1274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