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考研还有47天

王韬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梁启超

①维新派著名领袖,从事新闻工作26年,创办了17种报刊,被称为“言论界之骄子”。在丰富的办报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新闻思想

②年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③至年间,旅居日本,这一时期,发表了重要的论文《新民说》

④创立了“时务文体”,其新闻思想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影响巨大,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章士钊

中国现代著名政论家、政治活动家和学者。任《苏报》主笔,高举爱国旗帜,投身于反对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苏报》被查封后,与杨守仁、蔡元培等人在上海组织“爱国协会”,准备刺杀清政府要员。还参加过反袁行动,撰写“讨袁檄文”

章太炎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职业报人、学者。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年,在《中国日报》及其他报刊上发表反清文章,反对保皇立宪。年以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苏报案”后声名大噪。年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在《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中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他的文章艰涩难懂,严重影响了他的文章的传播。

于右任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报刊活动家。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

黄远生

①民国初年著名记者。曾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交人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被称为“报界之奇才”。年被枪杀

②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

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注重时效和事实。除少量社会新闻外,大多是有关国家政局、外交。财政等方面内容,这些通讯真实地记录了民初的许多政治活动

二是针砭时弊,愤世嫉俗,直面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痛苦。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

三是善于捕捉细节,写人惟妙惟肖,写事幽隐毕现;善于用喜剧手法点染,庄谐并举。

四是写作方面,不拘一格,洒脱自如,夹叙夹议洞察入微

③他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④其作品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新闻通讯集

林白水

民国初年著名记者。曾为《苏报》撰稿,后来创办《中国白话报》、《公言报》、《新社会报》。他所撰写的新闻和评论,挥洒自如,辛辣尖刻,积怨于军阀。年因所写《官僚之运气》一文触犯当局,被奉系军阀杀害。他的文章通俗浅显,常能“发端于苍蝇臭虫之微,而归结于政局”,颇能吸引读者

徐宝璜

①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是最早赴美国研究新闻学的人,回国后任北京《晨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

②著有《新闻学大意》,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后改名为《新闻学》。蔡元培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③当时的新闻界称徐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邹韬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他一生主办过6刊1报,撰写评论、通讯报道达数百万字,对中国进步新闻文化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他从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出版的报刊有《生活》、《大众生活》、《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生活刊》、《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和《全民抗战》等。他以宣传团结抗日,呼吁建立民主政治为宗旨。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

报刊活动:

①年,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深受读者喜爱

②“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从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爱国者,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生活》周刊创造了当时杂志发行量的最高纪录。

③《生活》周刊被反动当局查封后,他继续创办《大众生活》、《抗战》等,并成为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之一

贡献: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种刊物,在长期的报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见解

①关于新闻言论自由问题。他认为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才能有大多数人享有的言论自由的权利

②密切联系读者,热忱的为读者服务。

③在报刊文风上,强调内容精炼、篇幅短小,提倡明显畅达的平民文风;在经营上,认为刊登广告不应该只为增加营业收入,还应顾及到多数读者的利益,重视社会信用。

④  报刊要有个性和特点,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有创造精神

⑤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4、“韬奋新闻奖”年设立,每两年评一次,是奖励新闻编辑的最高荣誉奖

范长江

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

①  年,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

②  年初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是范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③  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

④  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

⑤  他的通讯作品以记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消息,笔触生动而有感情,刊出后受到广泛欢迎,他的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和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瓦叔寄语:

这是中国新闻记者的先驱们,每一代新闻传播从业者学习新闻学的时候,他们都需要背,包括我,也包括你,也包括你之后的学弟学妹们

很少有人







































白癜风治疗过程
SEO总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xw/1219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