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常住人口83.96万人,人口密度3.6万人/平方公里,是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碰撞、摩擦在所难免,由此引发的诸如返还房屋、相邻关系等处理难度较高的行为请求权执行案件也屡见不鲜。面对“难”案,虹口区人民法院有何解决之道? 科技,让执行工作尽在掌控“胡法官,我不肯走就是觉得憋着一口气。” 这个声音和画面由装载法院移动执行指挥系统APP的手机传送到了虹口法院信息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屏幕上除了执行画面,还有该执行案件的基本信息、执行法官具体位置等内容。屏幕前,虹口法院副院长沈品培密切 屏幕中的老人是本案的被执行人钱老太,已届七十高龄,而本案的申请执行人是她已八十高龄的再婚前夫老陈。两人再婚时,老陈考虑到钱老太的女儿将来要照顾自己终老,便将自己一套房屋附条件赠与给钱老太的女儿。没想到夫妻感情不久交恶,钱老太的女儿也不再尽心尽力服侍老陈。老陈被钱老太赶走,只能寄居在亲戚家中。 为此,老陈起诉离婚并要求撤销遗赠扶养协议,法院支持了老陈的诉讼请求。但判决生效后,钱老太依然霸占房子不肯搬离,还偷偷将房子租给两名租客。 执行法官胡正明在多次约谈钱老太无果后,依法张贴了强制迁让公告并给予钱老太最后的宽限期,但老太仍然没有行动。最终,法院决定强制执行本案,沈品培副院长通过该院的执行远程指挥中心亲自督战指导。 执行中,胡正明法官特地安排了一位女执行法官随行,配合其对钱老太进行最后的释明工作。钱老太迫于法律的威严,最终同意携带随身重要物品离开现场,但其表示房屋中租客的物品搬离不由其负责。 法官又与老陈、租客协商,租客的物品由法院制作详细清单,由老陈暂时代为保管,一周内由租客在法院的见证下取回。就这样,被占多年的房屋终于物归原主。 行为请求权执行案件的现场往往情况复杂、变数多,为此,虹口法院借新审判大楼建设之机,打造了执行远程指挥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执行现场情况可以被实时传输到中心,实现法院管理者对执行现场的直接决策、指挥、互动与监督,这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现场化解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人物除法官外均系化名) 平衡,让执行调和破裂亲情当四岁男孩欢欢怯生生地喊出“爸爸”两个字时,一年没有见到儿子的杜先生眼眶湿润了。刚才还在做说服工作的执行法官陈孝铭,此刻将宝贵的时间留给了久别重逢的父子俩。 这是陈法官办理的一起探望权纠纷。杜先生和宋女士属大龄晚婚,但婚姻甜蜜期刚过,两人就因家庭琐事争吵不断。宋女士最终选择带着欢欢搬回娘家,并于不久提出离婚。对此,杜先生也未做过多挽留,只是希望欢欢将来由自己抚养。法院考虑到欢欢尚小,与宋女士生活较为合适,依法判决两人离婚,欢欢随宋女士共同生活,杜先生每月可以探望两次。 然而一次探望过程中,杜先生提出希望带儿子回到自己家中,宋女士不同意,一气之下杜先生强行拉拽欢欢的手要离开。宋女士与家人慌了神,情急之下拨打了。从此之后,宋家人再也不允许杜先生探望欢欢,双方关系降至冰点。杜先生无奈之下,只能向法院申请执行,要求实现自己对欢欢的探望权利。 “处理这样的案件,需要我们执行法官平衡好谦抑执行和强制执行之间的关系,既要人性化处理,又要不失时机的给双方一些压力。”陈孝铭推了推厚厚的眼镜片告诉记者:“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要抓住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引导。” 陈法官给出的方案是由宋女士带着欢欢到法院,让杜先生探视。陈法官告知宋女士,如果继续拒绝杜先生实现探望权,将要承担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责任;同时,当着宋女士和欢欢的面,陈法官又批评了前来法院的杜先生强行拉走欢欢并对欢欢造成一定惊吓的不当行为。 令宋女士没想到的是,一向强硬的杜先生竟然服了软,主动向她和欢欢道了歉,并表示今后不会再出现类似举动。陈法官趁热打铁,指出欢欢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任何一方的关爱,希望双方今后相互尊重,给欢欢健康成长的空间。在陈法官的努力下,最终出现了文章开头令人欣慰的一幕。 类似案件的执行,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经年累月的家庭矛盾,如何对其进行疏导、修复,对执行法官而言都是考验。为此,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通过开展经验分享、沙龙研讨、心理培训等方式,加强执行法官办理案件的能力素养,并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将老法官的群众工作经验传承到年轻法官身上。 虹口法院积极探索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长负责制的执行组办案模式,以行为请求权案件办理为试点,专门成立了一个执行团队,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执行长,带领5至7人的团队专业化办理类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联动,让执行组合拳更有力茂盛涂料公司地处繁华地段,其背后是一片由公司厂房与河堤隔出的三角空地。由于业态转型,涂料公司将厂房租给了一家商贸公司。商贸公司起先将六百余平方米厂房隔出了10间门面房进行转租,考虑到市中心资源寸土寸金,商贸公司又在厂房上搭起了一层违法建筑,隔出了50间公寓房用于群租,并在厂房后方千余平方米的三角空地上违法搭建了三层建筑,其中一层由商贸公司自用,二、三层分割成50余间公寓房用于群租。 租约到期后茂盛涂料公司要收回厂房,但商贸公司却迟迟不肯交房,涂料公司于是起诉要求商贸公司迁出系争房屋并支付相关费用。 这是执行法官吉旺晟碰到的一个非常棘手的房屋租赁纠纷案件。考虑到该案涉及违法建筑以及规模性违法群租的情况,虹口法院启动了司法联动机制,与虹口区曲阳路街道、虹口区城管执法局曲阳路中队等相关单位取得了联系,合力制定联合执行方案。 按照方案所确定的“区别对待、分步执行、释法疏导、分散核对、集中退费、确保安全”的联合执行原则,虹口法院先对涂料公司厂房及周边违法搭建建筑内的住户逐一进行清退告知,给予住户合理时间搬离;再由辖区所在的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等方面配合,督促被执行人尽快迁出;此后,法院又联合街道平安办、城管曲阳中队及特勤安保人员等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夜间集中执行。整整一周内,法院一直安排专人驻守现场,进行释法明理、物品清退、现场巡视等工作。现场有关法律问题咨询、租金押金退还、清理拿取财物等环节都落实到人,遗留现场的所有物品也都进行了统一放置和保管。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系争房屋的所有人员和物品清退完毕,近二千平方米场地完整归还茂盛涂料公司。 “群体性房屋租赁案件的成功执行得益于辖区良好的司法联动机制。”虹口法院执行局局长居淑英表示:“没有司法联动网络,仅凭法院一己之力,很难推动群体性房屋租赁案件的化解。” 与此同时,虹口法院不断拓展联动机制向纵深发展。不仅拓展联动协作的成员单位,如不断完善司法拘留等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方法路径,进一步规范区企业欠薪保障金垫付工作,提高欠薪矛盾处置效率等;而且积极构建跨区域联动执行,如与温州市鹿城区法院等签订《执行协作会议纪要》等,从而实现精准化解形形色色的执行“难”案。(记者卫建萍通讯员朱春叶刘萍) 以点带面破解难题访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院长席建林 记者:席院长,请问虹口法院为何选择将行为请求权执行案件作为破解“执行难”的突破口? 席建林:行为请求权执行案件执行标的的行为与人身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即特定的行为只能由特定的人去履行,因此使得执行难度较一般金钱请求权执行案件高出许多。这类案件虽然占比不高,但往往成为疑难复杂案件的高发地带。虹口区人口密度高的特点,也造成行为请求执行案件较为多发。加上该类案件交织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家长里短,使得执行工作开展难度进一步加大。为此,虹口区法院选择向最难啃的骨头“动刀”,并在办理该类案件的基础经验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立审执兼顾推进破解“执行难”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办理执行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执行人员行为基本守则》等15项破解“执行难”专项治理制度,通过不断总结办案经验,提炼工作方法,指导执行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记者:除了对行为请求权案件加大执行力度,虹口法院在“执行难”专项治理上还有何创新举措? 席建林:一是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邀请虹口区政协委员对是否属于执行不能案件进行第三方评估,提升专项治理的客观性和执行工作的公信力。二是建设执行查控平台,委托专业公司研发执行财产线索查询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获取人、物的地理位置及财产信息线索,努力尝试解决被执行人行踪、财产“发现难”的问题。三是建立诉讼事务辅助中心,将信息查询、执行保全等同类执行事务固定人员集中办理,统筹时间、空间和人力资源情况,让执行法官集中精力办理案件,不断提升执行工作效率。 记者:下一步虹口法院对破解“执行难”还有何打算? 席建林:破解“执行难”是项综合性、体系性的工作,下一步我们打算在五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在加大执行力度上下功夫,在提升执行效果上见成效。二是在借助信息技术上下功夫,在破解执行不能上见成效。三是在规范执行上下功夫,在建章立制上见成效。四是在推动执行改革上下功夫,在机制创新上见成效。五是在加大法治宣传上下功夫,在营造良好氛围上见成效。治疗白癜风的药品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xw/1157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