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报》《申报》在经营管理方面有哪些改革经验,其历史地位如何、有何现实意义 考生分析: 有人说中国新闻史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主线,一条是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强的历史主题中新闻人的挣扎史和奋斗史,而申报无疑是新闻事业发展规律主线的最高峰,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本题我主要从硬件保障、发行工作、本土化、重视新闻工作和广告开发的角度谈了申报和新闻报。 某种程度上,《申报》、《新闻报》代表了建国前中国报业在经营管理中的最高峰,在20世纪初两报发行量先后突破10万份,成为极为成功的报业实体。尤其《申报》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百科全书,在中国新闻发展史有极高的地位。面对今天的传媒改革,《申报》、《新闻报》在经营管理中创作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我们总结与学习—— 1、传媒改革的成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硬件和技术支持之上。 申报、新闻报的成功离不开两报在硬件技术上的大胆投入。申报在国内首先将电报技术引入了新闻报道,从而极大加快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新闻报也马上跟进了相关的技术更新。在比如申报在国内报纸第一次引入新闻图片背后也是技术上的创新。除此以外,申报、新闻报的几次标志性的改革都伴随着印刷设备的更新,这使得两报的印制技术和印刷成本控制领先全国。面对今天的传媒改革,在硬件上的保障仍然是传媒节目成功的一大前提,以中国好声音为例,13年第二季好声音在摄制现场上设置了多达29个机位,硬件上的领先是节目成功的保证。 2、重视报纸的发行工作 申报、新闻报高度重视报纸的发行工作。在上海本埠,两报即重视长期订户的维护,也大量通过报童叫卖等手段发展零售市场;同时两报也高度重视外地订户的发展,派人到全国各地广求机关、企业订报,从而使报纸建立了全国影响。 在今天,我们的传媒业同样要高度重视发行和推广工作。对于报纸而言,除了逐渐成熟的邮发、报摊零售和自办发行系统以外,为适应今日媒介环境的新变化,超越报纸本身与新媒体联姻成了一种必然选择。比如微博版人民日报,上线2年以来赢得了网民的广泛欢迎,在稳定人民日报传统的读者群的同时,让人民日报走进了年轻的网民群体,拓展了报纸的影响力和盈利潜力。 3、重视报纸的本土化 申报、新闻报早期作为外商独资报纸便坚持邀请国人做主笔,蒋芷湘、钱昕伯、蔡尔康等传统文人在这两份报纸建立之初便很好树立了两报贴近读者的形象。在我们今日中国媒体走出去的今天,我们在国际传播中同样要注意用读者的语言与他们沟通,才能在我们的对外新闻在硬件层面落地的同时,在外媒的版面上和外国读者的心中真正落地。 4、通过对新闻的坚守打造与维持报纸口碑 读者阅读报纸的第一目的是获取新闻信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申报、新闻报作为资产阶级商业性大报,虽然在政治上、在新闻评论上略显保守,但是却对新闻报道的质量极为重视。通过新闻的时效性、客观性为报纸获得了极高声誉。中国近现代史百科全书的说法是对申报在新闻方面贡献的最好肯定。 今天,在新媒体、自媒体崛起的时代,信息超载的环境更需要报纸对真相的坚守。我们今天的报纸既要重视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还必须履行起把关职责,为读者精选出真正重要的新闻。 5、重视广告的征集工作 申报、新闻报高度重视广告的开发工作,通过高效地广告开发支持报纸的工作。 在我们今天的传媒实践同样要重视广告的开发工作。 主编点评: 答新闻史要如何超越新闻史?大部分的人答本题只会按照书上内容照抄照搬,但是其实只要看书和答题的时候花一点心思去理解和重构,新闻史其实是可以在减少背诵工作的工作量的前提下拿到更高的分数的。 赞赏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