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条船参与救助 潜水员找到机骸

事故发生后,机内人员逃出飞机在水面上漂浮

〉〉〉搜救

20时15分,上海外高桥水域平潮,在直升机坠落锁定位置海通6期码头附近等候多时的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应急队员潜入水中,经过5分钟的潜水作业,很快发现坠落直升机

目击者称,飞机当时仅飞出60余米即坠江“雪龙”号上的一名船员告诉记者,11时多,自己正在“雪龙”号船舱内的餐厅里,突然听到窗外传到“扑哧哧”的异常响声,往窗外一看,“雪龙”号舰载直升机已经发生事故,在距离“雪龙”号右舷六七十米处坠入水中,当时仅有四分之一的部分仍浮在水面,机组人员也漂在水面上

事发时浓雾弥漫

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雪龙”号已先后11次赴南极、3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上海市第九人民输任务

截至记者发稿时,杨永昌仍下落不明

直升机曾与雪龙号碰撞

事故发生后,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组织搜救和打捞工作,国家海洋局有关领导紧急赶赴上海

目前3名获救人员正在上海市第七人民接受救治

失踪者尚未找到

据悉,事发时直升机上有两名飞行员,两名机械师,4人均为男性,其中机长杨华和李宝辉、唐立君已被救起,机械师杨永昌失踪杨永昌现任飞龙公司机务部副部长、机务大队大队长

据目击直升机失事全过程的陈先生表示,直升机坠落前曾与“雪龙”号船体发生过碰撞

该船员立即与同伴向落水者投掷救生圈和救生衣当时状态保持最好的一名落水者十几分钟后就浮出水面并抓住了救生衣获救;而另两名落水者被海水冲得向吴淞口方向上海市副秘书长陈靖漂去,随后被闻讯赶来的救生艇救起

飞机机骸打捞出水

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值班人员介绍,12日11时20分左右,南极考察船“雪龙”号在上海外高桥5号沟码头附近停靠,“雪龙”号从哈尔滨中国飞龙通用航空公司租借的的直升机(编号为“直九7109”)在完成考察船上的工作任务后,从“雪龙”号上返航回驻地飞机在起飞一分多钟后坠江,机上4人随机落水

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正在“雪龙”号旁拍照留念,目睹直升机在刚起飞后其旋翼就与“雪龙”号船体发生碰擦,发生“砰、砰”的声音,随后飞机向北偏离,几秒钟之后就坠入水中

据上海边检工作人员介绍,事故发生时,海域上空浓雾弥漫但直升机失事是否与天气有关还需进一步了解

“雪龙”号改造前后投入了将近2亿元人民币,上海市国家税务局据国内有关权威估算,该船现价应在7亿元人民币左右

仅飞出60余米

记者了解到,杨永昌和获救的3人中的2人一起参加过南极科考任务

据“雪龙”号上工作人员透露,在失事直升飞机坠落前,他曾听见直升机发出“砰、砰、砰”的声音,怀疑是由于机械故障引起飞机坠落

圆满完成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任务的哈飞 “直九”直升机,12日11时20分左右转场离开 “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雪龙”号起飞一分多钟后失事坠江,机组4人中3人获救,1人失踪

据正在搜救现场的东海救助局局长孙富民介绍,接报后,东海救助局在第一时间派出“东海救111”“东海救201”“华英388”搜救船和搜救艇,以及东海救助飞行大队的直升机前往失事海域搜救但由于“雪龙”号停靠的5号沟水域水深十几米左右,并且上海市第六人民水比较浑,搜寻困难较大因此,救助人员启用了信标探测仪、声呐扫测仪,采用拉网式搜寻的方式寻找失踪人员和失事飞机

孙富民告诉记者,12日15时15分左右,搜救人员在失事水域5号沟水域52号灯浮附近找到直升机的一块残骸17时起,东海救助局扩大搜寻范围,并派潜水员下水搜寻,经过几轮搜寻后,终于在上海外高桥六期码头附近5号沟水域52号灯浮处找到整个失事飞机机骸

〉〉〉最新

上海市第七人民张国通院长告诉记者,被送到救治的3名男性机组成员中,1人在入院时有短暂的昏迷,现已苏醒,现仍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另外两人已住进普通病房,他们目前均没有生命危险

抢捞2个多小时飞机机骸出水

坠江事故发生后,哈飞集团公司、飞龙专业航空公司有关人员均在第一时间与有关方面联上海市系,紧急赶往事发地,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配合民航做好事故原因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安排好善后处理工作

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捞工作,终于在22时55分成功将失事飞机机骸打捞出水,机骸由救助船送往附近码头

失事海域上共有十余条救助船参与此次救助,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天气

20时20分许,失事直升机机骸在离失事水域近1海里的上海外高桥六期码头附近5号沟水域52号灯浮处找到1名失踪机组人员还在进一步搜寻中

〉〉〉目击

据了解,该类型直升机是当今世界同类直升机销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直升机

失事直升机是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租用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的一架直九直升机该直升机于1990年出厂,是哈飞集团公司引进法国“海豚”专利技术,首批50架全部由法国供件、中国组上海市国家税务局装的第47架机该架直升机已经3次被派往南极、北极此次随“雪龙”号参加第25次南极科考,该机主要承担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昆仑站”建设的货物舱运、吊挂卸货和人员运输等任务,在历时173天的南极科考期间,共飞行153小时21分,飞机状态良好

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前苏联解体后,因为这条船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造的,没办法继续,中国以1750万美元低价购得,然后船厂按照中国的需求于1993年3月25日改造完工该船耐寒,能以0.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技术性能先进,属国际领先水平,也是我国进行极区科学考察的唯一一艘破冰船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mt/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