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预约▲收听音频 春节返乡核酸检测费用需自负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如果说一定要返乡,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够返乡,同时这些返乡人员回去以后,当地基层政府要进行网格化管理。同时做好隔离场所和检测能力的准备,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响应。”随后,王斌还表示,返乡人群“不分高中低风险区,费用自己承担。”(第一财经)|点评|今年春运马上就要拉开大幕,但疫情的严峻形势却让迫切返乡的人们陷入了两难的抉择。目前,全国很多地区都在鼓励“就地过年”。现在国家卫健委的这份通知,更打消了一部分返乡人群回家过年的念头。毕竟来回都得做核酸检测,还有可能被限制外出,怎么看都是件麻烦事。而返乡这件事属于个人意愿,所以自费做核酸检测也没什么可争议的。不过,现在核酸检测已经非常普及了,理论上成本已经没有那么高,如果政府能推进降低相关费用的力度,也算是件有利民生的好事了。 去年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1月20日消息,国资委介绍了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年,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元,同比下降2.2%;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近八成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正增长。数据还显示,年央企人均劳动生产总值59.4万元,同比实现正增长;人均创利14.8万元,同比增长0.5%。到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4.5%,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圆满完成3年降低2个百分点的目标。(中国青年报)|点评|尽管年很艰难,但央企还是交出了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联系到年中国GDP总量突破万亿,由此可以感知央企在其中所占有的分量。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还能实现利润的正增长,说明央企在成本上控制得不错。另外,央企在降低负债率上同样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进一步压低了债券违约的风险。不过,去年下半年突然出现的地方国企债券违约潮,还是给央企敲响了警钟。凡事不能过于乐观,至少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和准备。 央行亿逆回购创近四个月新高1月20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0%,实现亿净投放,远多于近期以50亿为主的操作量,创近四个月新高,单日净投放为逾一个月来最大。早前,央行在周二还净投放了亿元。从利率方面来看,自年3月30日以来,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一直维持在2.2%的水平。此外,年第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不出市场意料,LPR连续9个月不变。(21世纪经济报道)|点评|在货币政策上,央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基本保持偏谨慎的态度,连点降息降准的前兆都没有,LPR也连续9个月按兵不动了。但眼下临近春节,正好又迎来缴税高峰期,两大因素加在一起,可能是央行天量逆回购维护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原因。而根据此前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目前国内流动性仍处在偏宽松的区间里,再加上经济形势受疫情影响不大,整体还在回暖,短期内央行应该不太会有什么大动作。 年中国税收收入超13万亿元1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年中国税收数据,全年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完成亿元,同比下降2.6%,圆满完成财政预算安排的税收收入目标。从走势看,税收收入增速自3月份“触底”后连续9个月回升。另外,年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2.5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及相关环节新增减税降费预计占比35%左右,是受益最大的行业;民营经济新增减税降费预计占比70%左右。(中国新闻网)|点评|税收收入的变化情况,大致能反映出中国经济在年的走势,而全年超13万亿的最终成绩,让接下来的财政计划仍然充满底气。不过,对比去年的GDP总量,也可看到目前的税负水平。另外,在去年GDP实现逆势正增长的背景下,税收整体反而有所下降,则间接说明了减税降费的作用,其中民营经济受益明显。当然,从税率的整体水平来看,目前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政府也可以通过更加落实现有政策,来减轻当地企业的压力。 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不正当竞争1月20日,央行发布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丰富监管手段。《条例》提到,非银行支付机构未遵循安全、高效、诚信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影响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央行可以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建议采取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停止实施集中、按照支付业务类型拆分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措施。(央行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lt/1255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