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成海众木成林

——中国绿化基金会凝聚力量领航生态公益事业发展

  大时代需要大智慧,大智慧谋划大格局。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实践中,中国绿化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化基金会)作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以“涓滴成海,众木成林”之志,凝聚和动员社会力量领航生态公益事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中国绿化基金会发挥公益募捐排头兵的作用,积极拓宽社会募资渠道,打造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服务国家林草大局,弘扬生态文化,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为中国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添劲助力,书写辉煌。

  多元拓展

  募资、造林双增长

  从单一拓展到多元,绿化基金会募资方式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更适应时代,更符合潮流,更贴近生活。

  募资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有力手段,绿化基金会募资呈增长之势,带来了事业发展的突飞猛进。

  5年来,绿化基金会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国土绿化、自然保护、生态扶贫等领域之中,累计募资9.07亿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2.04亿株(穴)、.98万亩,实现了社会募资、植树造林双增长。

  “互联网+”网络募捐成为新渠道。随着慈善公益进入网络公益新时代,网络筹款已成为绿化基金会募捐的重要渠道。近年来,绿化基金会主动适应新形势,对   联动各方,募资形式迈向多元化。搭建自有网络公益募捐平台,联动行业内非政府组织、产业协会、联合会开展劝募工作,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绿化”领域募资方式。拓展平台、学校、粉丝团等不同类型捐赠团体。利用大流量平台,积极参加人人公益节、95公益周、99公益日等活动,在新浪微公益、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淘宝公益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募资活动。

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陈述贤(左一)参加“武汉抗疫纪念林”暨蚂蚁森林武汉希望林植树活动

  重大品牌

  构建生态公益门户

  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汇集各方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公益行动,是绿化基金会实现生态公益事业发展的创新所在。

  5年来,绿化基金会狠抓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了社会影响力强的重大公益品牌,累计吸引、动员数亿人次参与其中,为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公益事业作出积极贡献,构建起全民参与共同保护生态家园的发展大格局。

  “百万森林计划”形成五大支点。自年启动以来,项目共完成造林万亩,通过在沙漠边缘人工种植锁边灌木林,营造起一座“绿色防护堤”。近年来,随着项目纵深推进,沙漠锁边林、黄河护岸林、草原生态修复、生态林保护、自然教育5个百万行动稳步推进,项目实现由植树造林逐步转向生态恢复、自然教育、社会参与三大综合板块协同发展。

  “绿色公民行动”社会号召力强。项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草局及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发起,号召社会各界   “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锁定生态扶贫。项目以“互联网+生态扶贫”为重点,共援助甘肃、广西、宁夏3省(区)种植生态经济树种超过万株,绿化荒山荒地超过14万亩,帮扶偏远贫困家庭近3.7万户。年一举荣获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自然中国”构建保护矩阵。项目先后启动熊猫、虎豹、雪豹、亚洲象、湿地等保护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生物多样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建构起以自然保护地为基点的森林恢复、重点珍稀物种保护、栖息地保护等多样性保护矩阵。

“一带一路”生态治理民间合作国际论坛在甘肃武威成功举办

  活动造势

  唱响生态文明主旋律

  积极传播正能量,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5年来,绿化基金会聚焦热点,将宣传与活动有机结合,向社会大众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提升了基金会影响力,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先后举办“中国自然观察节”“中国网络植树节暨乐享森林嘉年华”“绿色上海市民绿化节”等系列活动,通过邀请社会公众参与活动,传递国土绿化、生态保护的价值,社会反响热烈。与厦门、兰州国际马拉松等国内知名赛事跨界合作,借力社会   与领域内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联动,拓展不同类型社会团体合作。目前,参与绿化基金会各品牌项目的粉丝团有上千个之多。年7月,首个明星个人基金专项——“一带一路”生态修复罗云熙基金专项成立。宣传平台大力造势,绿化基金会通过高效运营官方   促进合作

  提升国际影响力

  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国际交流。绿化基金会充分发挥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会员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国际民间组织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地位。年,首次与国家林业局、“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主办的“世界防治荒漠化日纪念活动暨‘一带一路’共同行动高级别对话”大型国际会议,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应联合国荒漠化公约秘书处邀请,参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执行情况评审委员会第十五次、第十七次会议,在国际平台发出中国声音。

  举办国际论坛,助力国际交流。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单位共同主办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论坛,积极推动中国“青少年环保基础教育”。举办“一带一路”生态治理民间合作国际论坛,发表《民勤倡议》,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间合作与交流。赴印度参加《荒漠化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并举办了“亚洲国家干旱树种培育与种植”边会,大力推广中国生态治理先进经验和智慧方案。

  深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互助。多年来与日本小渊基金事务局合作,开展以植树造林为主的中日民间项目。年在多哥共和国10所校园启动了首个境外绿化实施项目,贡献中国经验。联合美国植树节基金会,在甘肃省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开展梭梭、沙拐枣混交林种植活动。

幸福家园生态扶贫

自然中国—旗舰物种保护项目

“互联网+”助力造林绿化70万亩

  年,中国绿化基金会借助“互联网+”效应,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机制路径和方式方法。深化推进“互联网+”生态公益项目,全年顺利完成造林多万株(穴)、面积70余万亩。

吸引国内外企业捐资公益项目

  随着社会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中国绿化基金会吸引国内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凯迪拉克品牌捐资继续支持“一带一路”胡杨林生态修复计划项目,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种植胡杨、花棒等树种6.46万株。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捐资参与“我有一片胡杨林”公益项目。雅诗兰黛(中国)、腾讯、携程旅游等数十家知名企业继续捐资,推进公益项目。

参与捐赠明星粉丝团突破家

  中国绿化基金会首个明星个人基金专项——“一带一路”生态修复罗云熙基金成立后,年带动后援会、粉丝团发起“温暖护林路”“熙心守护栖息地”等活动。“百万森林计划”获得明星粉丝团的大力支持,百余家明星树牌遍布阿拉善锁边林地区,通过组织粉丝团开展基地探访、森友见面会等年度活动,巩固绿化成果、传递正能量。目前,参与中国绿化基金会项目捐赠的粉丝团突破家,为生态公益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生力量。

制造网络流量吸引社会力量

  年,中国绿化基金会采取多平台覆盖,制造话题、流量,大力提升宣传力和影响力。通过举办基金会35周年网络庆典活动,邀请35位明星艺人和50家媒体加盟,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6万、讨论量达64.9万。“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年度累计访问量超过万人次,发放义务植树尽责证书万张。人人公益节“百万森林计划”沙漠锁边林项目获年新浪最热公益项目称号。99公益日“小胡杨计划”公益项目累计网络曝光量近3亿人次。

生态扶贫公益项目再获新成效

  年是扶贫攻坚决胜年。中国绿化基金会紧紧围绕国家政策,以绿水青山绘就扶贫底色,注重引导产业深度延伸,挖掘林草增值潜力,通过“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开展生态扶贫,援助宁夏中宁、河北平泉、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户,种植经济树种.66万株(穴),共计亩。

推动“植万亿棵树领军者”中国行动方案落地

  年世界经济论坛提出“植万亿棵树领军者”倡议,即通过连接、赋能和动员全球数百万群体,在10年内保护和恢复1万亿棵树。中国绿化基金会充分发挥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会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会员等优势,主动作为,推动“植万亿棵树领军者”中国行动方案的落实与实施。

募集医用物资贡献抗疫力量

  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湖北省陷入困境。中国绿化基金会发挥自身优势,第一时间组织动员企业、公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救援。紧急筹措医用口罩、消毒液、隔离防护服以及医用丁腈检查手套、抑菌垫等多种救援物资,先后7批次捐赠至湖北省武汉市及其他抗疫一线地区,为打赢前线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蚂蚁集团于年12月在武汉市黄陂区长江沿岸种植“武汉抗疫纪念林”暨蚂蚁森林武汉希望林,共计种植池杉、栾树4.35万株,展现社会公益组织的责任担当和民生情怀。

主办

中国绿色时报社

承办

草原部

审核

苑铁军

制作

张一诺

《中国绿色时报》“草原”“中国草业”版投稿邮箱

caoyuan

vip.tom.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lt/1254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