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传媒书院今天

作者:刘味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准确生动、巧妙诙谐的标题,不仅能让人过目不忘,给文章增色,而且还会勾起读者点击阅读的欲望。

因此,起标题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儿”。如何干好这一重要的“活儿”?

“巧用地名、姓名”“巧用谐音”“巧用采访对象原话”“引经据典、巧用典故诗词”“巧用反义词、数字对比”“巧用网上用语”等等都是不错的思路。

巧用地名、姓名

年4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期间,深入港口、企业、重点项目、创新示范基地和文化单位,重点了解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心声,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

年4月23日,广西的主要媒体重磅推出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一周年成就报道。广西日报的标题是《春风浩荡满目新不负韶光万里程》;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标题是《习习暖风下的广西答卷——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一周年之际》;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的标题是《领袖嘱托指航程八桂凝心抓发展》;广西电视台新媒体小视频的标题是《习声回响情暖八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一周年》。

仔细分析,以上标题中广播的标题起得更巧妙、有趣。“习习”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气候,时值暮春,春意盎然,习习春风吹拂大地,万物生长,南方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空气中充满了令人感动的暖意和甜蜜;另一方面,“习习”在这里又暗指习近平总书记,不露痕迹却又充分表达了广西各族干部群众不负总书记殷殷嘱托,撸起袖子加油干,把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一个个变成现实的作为。

广西日报的标题,则显“高大上”,中规中矩,不是很吸引人;电视新媒体小视频的标题中,“习声回响”虽然也是暗指总书记的声音,但这样的表述略显生硬,隐喻不足。《广西新闻》的标题跟广西日报有相同之处,都是属于“高大上”类型的,不够贴地气,和广播标题比,这3个标题都少了点温情与亲切。

巧用谐音

巧用谐音起标题,可以使语言表达活泼而诙谐,新颖而别致,让很平常的语言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年3月,广西北部湾海域发现大型须鲸频繁活动,经专家初步认定,这是我国近38年来发现的唯一一片仍有大型须鲸频繁活动的近岸海域。广西电视台记者据此采写了一篇题为《“鲸”现广西》的深度调查报道。

这篇报道的标题起得很巧妙,“鲸”的发音同“惊”,既有鲸鱼出现在广西的表面意思,也有惊讶鲸鱼竟然出现在广西的暗意,产生独特的表达效果。

该报道经广西新闻频道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lt/1248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