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鼠年到孝敬长辈,自己解馋,海派糕点该选啥?这个问题,小资君选择求助一票上海“古董级”媒体人新媒体时代,2年就可冠以“资深”那下面的这些10多年20多年媒体经验的老师算古董级也不为过吧著名电视美食评论员黄飞珏资深乐评人墨墨作家苏德资深娱乐记者甘鹏......来一起看看他们心目中的海派糕点推荐录黄飞珏资深媒体人著名美食电视评论员是不是觉得他很眼熟?老娘舅黄飞珏,新民晚报的专栏作家西窗烛下本人。小资君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在申江服务导报做新闻部主任。对吃,他以挑剔出名。如何评论美食,如何拍好美食,小资君没少在饭桌上受黄老师的指导。至今任谨记黄老师受用一生的教诲:珍惜时间,多读书。

红宝石-奶油小方

王家沙的调头糕,喜欢软糯,馅子料足;美新的八宝饭,食材新鲜,搭配得当;红宝石的奶油小方,吃起来过瘾有强烈满足感。墨墨乐评人、自由撰稿人和项目策划人“我在吃的领域游走两个极端:以一日三餐为基准的吃可以非常低标准,甚至可以让大脑屏蔽味蕾;以品味享受为基准的吃可以非常挑剔,甚至大脑都无法说服味蕾。”

乔家柵-双酿团

上海传统小吃点心里,我个人最喜欢双酿团,吃得最多的自然是乔家栅的,讲良心话,其实也是吃到有些审美疲劳的程度。最近乔家栅开了一家咖啡馆——乔咖啡,瞬间成为网红,而我倒真在网红店里找到了焕活双酿团的生机——乔咖啡的黑咖(别加糖)配双酿团,形而上的中西混搭是其次,真正的妙处是这两者的苦和甜正正好好达到一个味觉中和,几乎像量杯刻度一样准。提醒一下,目前乔家栅·乔咖啡这家店没有单卖双酿团,只有一款双酿团和金团等四种团子一起卖的盒装,一般店里推荐的是咖啡和蟹壳黄的组合,个人觉得这个组合的味觉中和就差很多了。

泰康食品-蝴蝶酥

上海的蝴蝶酥最名声在外的当然是国际饭店西饼屋的出品,无时无刻不在排队,但这盛况是他家在蝴蝶酥里不惜工本放黄油带来的奇香招徕的,而这个级别的黄油真的放到嘴里,其实是会腻的。我最近都只买泰康食品的蝴蝶酥,香味刚好,与世无争,不像国际饭店放黄油放到得失心那么重,更不用排队。

凯司令-奶油蛋筒

只要路过凯司令,不管饿不饿,都会进去买一个他家的奶油蛋筒吃,这已经是我的条件反射了。凯司令开了那么多年那么多家分店,这只奶油蛋筒外皮起酥的脆度从未失手过,奶油的甜度更是深得“少即是多”的奥义,非常神奇。

顺峰顺水-白糖伦教糕

我在几个购物网站上的ID都叫“白糖伦教糕”,这是一种广东顺德的特色名点。曾经有个广东的卖家看见我这个上海的ID叫这个名字大受感动,直接给我打了折。他可能不知道,上海开埠以后曾经涌入大量广东移民,广东文化在上海极其兴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白糖伦教糕在上海的广东人聚集区比如虹口随处都能买到。白糖伦教糕的口味好坏在于两个临界点。其一是酸度,虽是发酵的,但口味主体是清甜,酸味的感知必须在有和没有之间的那一点上,一旦确实能感知到酸味,那就是失败。第二个临界点是糕体的湿度控制,多一分水则烂,少一分水则木,都不好吃。我以为,目前上海最好吃的白糖伦教糕是正宗顺德菜餐厅——顺峰顺水的出品,他家的白糖伦教糕完完全全就拿捏在那两个临界点上,吃到流下两行感动的热泪。苏德作家写了十年书,做了十年杂志,爱吃三十年

牛奶棚-掼奶油杯

牛奶棚的掼奶油杯是小时候日想夜想的“零食”,只有在发生重大利好事件时,才会被允许买来吃一罐。那种奶香与甜腻久久不能忘记。我有只猫咪,一直去武胜路那边洗澡,之前宠物店边上就有一家落寞的牛奶棚,每次去都会买一罐,可能味蕾发生了变化,感觉没小时候的那么香了。

夜上海-老上海冰糕

有一次偶然去长乐路上的夜上海饭店吃饭,饭后甜点来一道老上海冰糕,吃完我就哭了。因为那是小时候外婆在夏天一直会做的一种食物,印象里配料是牛奶、鸡蛋和糖,冰箱里冰镇一晚上,雪糕杯里面还会有冰渣子,咬起来碎颗粒很香。外婆过世20多年,第一次又吃到这个味道,令我一时无法回神。后来,好几次只要想那个味道了,都会去饭店打包回家,就像把记忆也一并收拾起来,好好存放。

富春小笼-桂花条头糕

最早是在愚园路那一家吃,小小的一盘,还冒着热气。桂花的香气应该是我最迷恋的一种,趁着热与温度,白色的糯米条糕上,桂花干也散着香。里面包裹的是豆沙,当吃完小笼喝完双档汤,再咬上一口条头糕,便是满足。

沈爷宝贝-猪油八宝饭

刚才问沈爷今年八宝饭还有吗?答曰,木有了。伤感。朱姐私房菜的八宝饭大概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八宝饭,足足克一只,我可以直接吃完。迷恋彩果条、瓜子仁和葡萄干裹着猪油糯米的味道,还有热热的豆沙,包裹起来的是对新年的满足。甘鹏媒体人专栏作者生活在上海18年,把异乡当做了故乡

红宝石-奶油小方

虽然现在减肥,还是时不时要去光顾一下红宝石的奶油小方,当然是冲着它的甜去的,甜让生活美好,但奶油小方的甜比较淡,有一种平淡生活的幸福感,很像在上海的生活:可以选择奢侈的享受,也可以品尝简单的满足。好几次去采访来上海工作的艺人,他们的酒店房间也摆着奶油小方,有的是粉丝作为上海特产送的,有的是他们到了上海就专门要找来吃的。而我也把奶油小方推荐给过很多各地来上海的朋友,让他们入坑。

国际饭店西饼屋-蝴蝶酥

已经在香港生活了四十年的Linda跟我说起她童年在上海的生活:当时她的父亲招待各国的生意客户,在国际饭店上有一个固定的包间,常常摆着各色糕点,客户没来的时候,Linda就会被带着上去吃吃玩玩,一桌的美味糕点中就有脆甜的蝴蝶酥。看到黄柳霜上世纪30年代访沪的录影资料中,她从国际饭店的旋转门里走出来的画面,心里也会幻想:黄柳霜一定吃过国际饭店的蝴蝶酥吧!蝴蝶酥不是什么复杂工艺的点心,但因为是国际饭店出品的,在心里就不一样了,它的背后是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戴剑15年城市生活类媒体从业经验Timeout上海前主编

凯司令-牛利

凯司令的牛利因为有那种糖霜感觉的甜,不腻。外面的脆皮部分不硬,而且脆焦感强烈,一下子可以吃四只

沈大成-粢毛团

其实就是糯米粒捏的团子,里面是鲜肉和野菜,每年春天必尝。糯米粒外皮不像糯米粉外皮那么实,所以肉香会从里面透出来,而且咬下去,颗粒感很足。还有一包汤水,混合着野菜,味道交关好

沈大成/乔家栅-双酿团

主要是同时有豆沙和黑洋沙两种味道,黑洋沙湿甜,豆沙干甜。一嘴下去,两种满足啊,说到这里馋了,就想去买了。阿四曾在SMG、Timeout上海和出版印刷类国家核心期刊等多家媒体任职多年现为广告公司创始及经营人

焋糕

photoby方曦作为上海郊区奉贤区人,年节上最喜欢的传统糕点是焋糕。焋是古代装米入甑的一种熏蒸方法,顾名思义,焋糕是一种蒸糕。传统焋糕为白色,多用豆沙、紫苏、芝麻等糖馅,夹杂着上海传统的红绿丝,如意喜庆又美味,是奉贤节庆婚宴的传统糕点美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奉贤当地很多心灵手巧的主妇们创意了粗粮杂粮的糕,比如用紫薯煮水揉粉做成紫色的焋糕,成了焋糕的最新颜值担当。

云片糕

对于云片糕的情怀,来自一手带大我的阿太(外曾祖母),就连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改过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lt/1247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