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对天地大道的解析,何其深刻! 近一段时间,官方媒体不知出于何因,不断推出弱势家庭“寒门出贵子”的新闻。当然,这种所谓的贵子,也不过是学业初成,至于将来如何,终究还要留待将来。 母亲节前夕,一则《单亲妈妈花29年把重度脑瘫儿送进哈佛》轰动社会,让人感叹母爱之伟大;7月中旬,《河北农村男孩分被清华预录》又感动了中国;前日,又一则《单亲妈妈当门卫捡废品送儿子上清华》又感动了我。感动于家庭的孝慈,也感动于寒门学子的孜孜以求终成正果。 一转眼,仿佛我们身边全是这些感人的事迹,全是鱼跃龙门、寒门逆袭的佳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古人对天人之道最好的诠释,世事如此,从无违逆。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新闻,对于整个社会无疑是积极正面的,但是,又有多少人去思索过这新闻背后所折射的深层次社会问题? 中国有着14亿人口,从18至30而立,求学、谋生、创业、脱贫,这类人群数以亿计,除了极少数天地所钟,依靠自身努力达成所愿之辈,其余芸芸众生,蝇营狗苟,惨淡经营,失败倍于成功者,不知凡几。 艰难求生,冷暖自知。当大部分人们还沉浸在这种“寒门贵子”老套故事的感奋之中时,您知道,又有多少人早已因为这个社会公平正义的极度缺失而自暴自弃。 高考状元全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那种!有没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天道酬勤,但人道未必酬勤!前段时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说了一番令人非常扎心的话“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与那些令人感奋不已的故事相比,这才是现实,这才是残酷而又真实远别于童话的现实! 那些从小背负生活重压,总是希望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家庭命运的农村学子,更像是童话中的灰姑娘,而灰姑娘遇到王子,注定只是特例,虽然它感动着无数的人! 每至高考,某所农村中学出了名校的学子,乡党同庆,与有荣焉。而好多有名的城市中学,(如我了解的上海交大附中、广州华师附中),其重本录取率起码都是90%,这里面,几乎不会有农人子弟,又有几人知道,这才是更加鲜活而寡淡现实。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固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更大的问题却在于,精英阶层固化得太快,这种奇迹般的速度,美国差不多用了三百年。精英阶层的固化,必然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公平正义流于形式,这将是社会纷乱之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社会精英阶层固化,当更大的群体意识到努力的无益,必然会寻求其它途径。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出孝慈”,当我们的社会总是不遗余力的宣传这些寒门逆袭的感人事迹,正好说明了这种行为本身的难能可贵,屌丝逆袭的故事稀缺,或许反映的正是政府部门的极度失职和不作为。 这些故事感动我们的同时,是否也想着带给不幸者一些对待人世百态的麻木?好似所有的理想,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取,而事实的本质断非如此,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下,当你付出百倍的努力,有的人或许唾手可得,而这种情况的演绎正在愈演愈烈。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教育产业化,都在急剧的加大整个中国社会的阶层分离,而这还只是中国社会群体分离的冰山一角。 当下,有一句最令人沮丧的话莫过如是:“当‘白、富、美’们都比你更努力、更勤奋、更上进、更聪明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到绝望?”是的,当这个社会的教育都被财富和权力所主导的时候,早已超脱了“富不过三代、贵不过百年”的时代。龙生龙、凤生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已经彻底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留给我们的只有绝望,或许还有一些不屈于天地的奇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没有理由怨愤自己的出身,唯有希望那些身居庙堂的贤哲们能够多多体谅民生之艰,还更多的寒门之子以公平竞争之希望。而不是只会褒饰一些感人的特例,来歌唱涂抹所谓的和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也曾感动于这些寒门学子的成功与励志,但这个社会,总让我有更多的忧虑! 赞赏 长按南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