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移动互联网时代收听工具的多样化、传播平台的跨界,打破了原有的广播收听市场竞争格局。 本文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 作者:梁毓琳 年,中央级电台、省级电台、市县级电台的市场份额分别占据10.0%、35.9%、54.1%。年的广播收听市场的主角依然是新闻、音乐、交通,三类频率的累计市场份额超过80%。 移动互联网时代收听工具的多样化、传播平台的跨界,打破了原有的广播收听市场竞争格局,使广播收听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除了电台内部的竞争,还有来自多种移动互联收听应用程序的威胁。来自赛立信媒介研究的报告,让我们一窥广播行业的究竟。 移动互联网发展盛行,广播听众群结构出现较大的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听众的收听习惯,此外,不断涌现的广播移动互联收听应用程序、专属的音乐APP等,加剧了广播收听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跨界”、“跨媒”竞争将会日趋明显。但是,移动互联网还属于发展阶段,广播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只处于初级阶段,这种“跨界”竞争还未成型,各地区的广播听众收听“区域化”习惯还比较明显。 本文将分析年赛立信在全国70个城市的收听率调查结果,从不同角度剖析年全国广播收听市场的竞争态势及其走势。 一、各级电台的竞争状况 1、三级电台在全国的竞争状况 年数据显示,中央级电台、省级电台、市县级电台的市场份额分别占据10.0%、35.9%、54.1%,市县级电台依然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 市县级电台在非省会城市的区域优势依然相当明显,在其覆盖范围内占据超过65%的市场份额。虽然移动互联网平台为各地电台提供了一个跨区域的传播渠道,但是市县级电台还是以其贴近性、本土化节目在当地占据一席之地。 图1年全国广播收听市场各级电台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年 与年相比,省级电台的市场份额上升了4.4个百分点,可见省级电台的影响力有扩大之势,主要缘于两点:1)省级电台的频率资源丰富,并且得以进一步整合,例如:交通频率资源共享,将一些原来频率定位较为狭窄的频率,如生活频率、城市频率等,改版后成为私家车广播,并且享用交通广播的部分资源,从而带动这些弱势频率的发展;新闻广播分频播音,强化省级电台新闻频率在省会城市的竞争力。 2)省级电台的宣传力度明显增多,除了利用节目评估、节目创新等手段提升节目质量以外,还通过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扩大节目的传播渠道及宣传力度。 2、直辖市/省会城市/非省会城市的广播收听市场竞争格局 现阶段,广播收听市场的竞争还主要取决于电台的覆盖,电台的区域化还比较明显,从而也造就了直辖市、省会城市、非省会城市的广播收听市场竞争格局不一,主要有以下特点: 直辖市主要是中央级电台和直辖市台(省级电台)的竞争,其中直辖市台的竞争实力更为强劲,直辖市台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中央级电台只占据略超过15%的市场份额,周边地区的电台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到1%。 省会城市则主要是省级电台和省会城市电台的竞争,总的来说,省级电台的优势更为明显,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50%,市县级电台的市场份额超过35%,中央级电台的占据的市场份额只是略超过10%。 在非省会城市,城市电台的优势相当明显,市县级电台的市场份额接近70%,在二、三线城市,市县级电台的市场份额超过75%,说明广播听众对本地电台还情有独钟,广播的区域化特点还是比较明显。 图2年不同城市广播收听市场的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年 二、各类广播电台频率的竞争状况 1、频率专业细分更为明显,各类频率面临着不同的竞争 年的广播收听市场的主角依然是新闻、音乐、交通,三类频率的累计市场份额超过80%,交通广播以超过30%的份额居首位。广播受众群的变化带动了各类频率的竞争走势: 随着私家车进一步普及、城市拥堵日益严重,交通广播近年一直领跑广播收听市场,移动收听人群的增多,还会给交通广播带来一定的上升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与年相比,交通广播的市场份额略有下滑,说明交通广播面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其他类型频率的节目定位、节目风格逐步向驾车人士喜好靠近,分别从不同角度满足驾车人士的收听喜好,驾车人士的选择越来越多; 2)交通广播细分日趋明显,私家车广播、汽车音乐广播已经逐步拥有自己的市场,在交通频率的市场份额中,接近30%是属于私家车广播、体育交通广播、旅游交通广播; 3)车载人群受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