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相遇》篇,小坊至今印象深刻... 故事的背景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事情,张译的饰演的科研人员高远,代表着所有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献身的无名英雄,他们为了祖国的事业远离亲友,隐姓埋名,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 不少观众当时感叹, 这段也“太好哭了吧”。 但现实往往比电影更令人动容! 小坊接下来要给大家 介绍的朱宝根老伯就是 这段伟大历史的亲历者 几十年过去了, 朱老伯始终有一个心结, 他有一个难以忘怀、 一直想再见一面的人... 18岁深入中国“绝密之地” 18岁那年,朱宝根从上海出发,经过三天三夜,辗转兰州、西宁,到达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草原。在当时的地图上,是找不到这个“金银滩草原”这个地方的,它被视为绝密之地,代号工厂,即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进入工厂,每个人都要接受保密教育,核心的要领就是: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千多平方公里的厂区,岗哨密布,戒备森严,若没有通行证,连一只鸟都飞不过去。 由于地处青海高原,当地平均海拔超过米,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就是这般与世隔绝的苦寒之地,朱宝根扎下了根,并结识了他青春时期最好的朋友赵刚。 暖男兄弟互相扶持, 苦日子一天天熬过来了... 用现在的话说赵刚就是一个“暖男”,土生土长的青海小伙,笑起来有一对虎牙,虽然比朱宝根年长两岁,却喜欢叫他为“大朱”。 赵刚年轻时的照片 大朱和小赵住同一个宿舍,在同一个车间工作,码子大的大朱每每吃不饱饭,赵刚就匀几张饭票给他,头小的赵刚但凡遇到重活,大朱就主动来帮忙。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可绝对是一对“锁死”的好兄弟。 赵刚(左)、朱宝根(右)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年,大朱听从组织安排,前往四川,继续从事核工业的建设。而赵刚作为青海当地人,便留在了西宁。 年,朱宝根结束了在绵阳的工作,荣归故里。也是在那一年,他和赵刚不知是何原因,中断了书信联系。从此,再也没有音讯。 寻人不易, 55年后还能再见吗? 一转眼又过了三十多年,朱宝根如今已过古稀。前段时间朱老伯突发心脏病,想到倘若今生再也见不到曾经的好兄弟,那就太遗憾了。于是,朱老伯找到了记者寻求帮助。 不过,“赵刚”这个名字重名概率太大,且他原来工作的单位也查不到有用的信息,寻人难度陡然增加。好在经过上海和青海两地公安部门的共同努力,终于获得线索,赵刚后来到了青海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工作,且在十几年前已经退休了。经过多方帮助,寻找对象终于被锁定。 今年10月26日,记者联系上了赵刚先生。当得知是老友“大朱”在寻找自己时,他非常激动,第二天就冒着今年西宁的第一场雪,登上来沪的飞机。这对分别了55年的老友终于重逢。 现场视频↓33年的分离, 公里的距离, 也阻止不了55年的这份情谊。 致敬,永不褪色的友谊。 致敬,老一辈核工业人。 来源 上海教育电视台《帮女郎·寻找》 编辑 静静 推荐阅读 点分享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xw/1263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