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不可怕教育有良策 上海新闻广播采访房超平校长纪实 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锁定上海新闻广播《教子有方》节目,我是主持人孙瑜。今天要和大家聊聊孩子教育,但是我们要说的这一类孩子是很多家长都非常头疼的。我们在这几年都会在很多的新闻媒体中看到了,因为熊孩子的一些失误、调皮、捣蛋闯下的祸,让爸妈无法收场的同时也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谴责。那么熊孩子真的有这么大的错误吗,造成他犯下这样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家长们都在头疼说怎么样让熊孩子变得好一些,他们是会怀疑说,已经被定性为熊孩子了,还有可能变好吗。 今天,我们在节目中就要为大家推荐一本书,当然我们也会请到这本书的作者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和我们来聊一聊这个熊孩子到底怎么变成学霸,熊孩子和学霸之间又是有什么样的联系。到底什么能称之为好的教育呢,爸爸妈妈在教育的过程中,又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今天就会请到这个作者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和我们通过各种各样他所接触到过的案例来分析一下,其实在作者的眼里,熊孩子依然可以变成学霸,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互动。希望今天的节目可以对我们的家庭的教育带来帮助。 主持人: 今天的《教子有方》为大家邀请到了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房超平房校长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一本好书。我想,这对家长来说肯定也特别的感兴趣。听说在今年的书展上,我们这房校长也被家长层层包围,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让我们就有请房校长,你好房校长。 房超平: 主持人好,听众们好。 主持人: 我觉得一听到这本书的名字,家长们就会特别心动,特别感兴趣,叫做《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当然,房校长也是作者,这个起名听上去挺长的,但是却特别吸引人,熊孩子真的能变学霸吗? 房超平: 看怎么理解,这本书里边写了很多成绩不好的小孩,成绩变得比较优秀的案例。 没有接受教育,孩子都是熊孩子 主持人:是吧,我们也会看到,就是我一拿到这个刚刚出炉的这本好书,我顺手一翻,里面都是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遇到问题的一些真实的案例,以及解决的方法。大概分哪些阶段? 房超平: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都有。 主持人:因为他们遇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房超平:应该说在小学、幼儿园阶段没问题,但是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有问题。其实,孩子生下来如果不教育都是熊孩子——他啥都不会,也会有各种毛病、缺点。经过教育以后,孩子逐渐远离熊孩子,变成优秀的学生,即我们所说的好孩子。 主持人:您看您不仅是作者,您还是一个学校的校长,可以说是阅学生无数。 房超平:对。 不同阶段,好孩子的特点不同 主持人:今天,咱们说这个熊孩子变成好孩子,就像你说的,你觉得生下来孩子他就是熊孩,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那在你眼中好孩子又是什么样的呢? 房超平:我觉得,不同阶段好孩子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幼儿园阶段就是健康、聪明;小学阶段就是学习好、格局大;初中阶段,能够关心他人,独立完成他自己该完成的任务,学习成绩也不错;高中阶段,他的独立性更强,有独立的学习方式,能够在轻负担以下实现高质量。 主持人:我听到你说的这四个阶段,特别是从小学开始,我有一点觉得和其他的特别是家长意义中的好孩子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因为您除了说咱们学习成绩还不错,没有说要拔尖,没有说特别好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附加的条件。比如说要有独立的性格,要有自己独立的能力,判断的能力,要快乐。 房超平:是。 主持人:就您定义的好孩子的内容,是和家长们认为的好孩子会有一些不一样。 房超平:应该说,如果成绩好的话,我们说的那些特点,家长们也会认可,家长的前提条件是只要成绩好,其他的无所谓。假如成绩好,其他也好,家长应该说更满意,这应该是不矛盾的。 主持人:不矛盾。 房超平:只不过家长过分强调了成绩好。 熊孩的问题不难解决 主持人:我们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个好教育成就好孩子,不仅仅是在成绩上的。那怎么解决熊孩子的问题呢? 房超平:熊孩子身上的问题。比如网瘾、早恋、厌学、打架等,都很正常。只有大家认真对待,就能有效解决。 主持人:您知道,现在我们也常常会在一些新闻媒体上看到一些新闻消息,都和孩子的教育有关系。像前不久的那一篇新闻就会让人觉得特别的后怕,俩孩子一起坐电梯,一个孩子就把另一个小孩留在电梯里,最后这孩子还一脚踏空,然后,造成了无法收场的悲剧。很多人就说,你看看这熊孩子。还比如,小区里边,有些孩子永远不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喜欢。可能是因为他特别吵,特别不合群,特别喜欢喜欢让人生厌,成了小区里面最不受欢迎的孩子,家长们也认为他是熊孩子。您觉得对熊孩子又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呢? 房超平:我个人认为,其实,熊孩子是对一群比较调皮聪明的孩子的昵称。 主持人:你这一说,家长心里就放心很多,我的孩子是聪明,所以才会这样。他只是最多调皮了一些。 房超平:对,比别人调皮了一些,然后做一些恶作剧,还有一个就是和大人的想法不一致,不是说他做的事不好,而是和大人的想法不一致。为什么和大人的想法不一致,就是错的?大人的想法都是正确的吗?所以,孩子做的事不一定就是不对的,只是和大人的想法不一致而已。 “无错推断”: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主持人:有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出了问题或者说有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两方面都有原因,但是倾听、理解都是挺重要的。 房超平:是的。发生问题以后,家长不要光看表面现象,在批评小孩之前,应该先想想他这样做为什么,他有啥理由。书上我写了一个“无错推断”,就是假设他不想犯错误。那这样的话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假设,孩子只要有一条无错的理由,那这个孩子做的事就是可以原谅的。也就是说,孩子的错误都是不用批评的方法,能教育好的。 主持人:这下,如果是我们的听众是孩子的话,那就更加开心了。爸爸妈妈你看我是没有错的。看来,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 房超平:我纠正一下,不是孩子没有错误,而是说孩子的错误不需要通过批评的方式来解决。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主持人:房校长举了很多例子说明:从逼孩子学,到孩子主动要学。 房超平:越逼越完蛋。 主持人:对,越逼越完蛋。 主持人:可是很多家长不这么认为,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是最叛逆的时候。不逼不行呀。 房超平:我反对说“叛逆”这个词。 主持人:为什么?能不能跟我们解释一下。 房超平:我先举个例子说明、简单小结一下,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他很内疚的,这个时候不是要家长批评的,而是要安慰的。孩子的错误越严重,越需要家长的安慰和宽容,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是理解他的。你如果批评了,孩子就像,反正我错了,你也批评了,咱俩扯平了,他就不会改正错误。这从一个侧面能说明“叛逆”不存在的原因。孩子都会有错误,但有错误并不等于叛逆。原因就是,孩子犯错误后有反省意识。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强迫他去改变。在父母的宽容和安慰之下,孩子能够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孩子就能改正,叛逆也就没有了。 主持人:他就自己愿意去弥补了。因此,青春期的孩子犯错并不是叛逆。 房超平:对。 主持人:你看这个家长的教育方法太重要了。我觉得,每一次孩子在出现问题时,家长教育孩子就像公关危机。 房超平:有道理,关键看家长怎么面对。 好习惯最重要 主持人:怎么面对真的特别重要,您觉得,包括您书上的这些案例,包括您接触到过的这么多的家长、学生。我们的家长在教育上面出现的比较多的,比较典型的问题到底是哪一些呢? 房超平:我觉得主要是过于着急。本来幼儿园该是他玩耍的时候,家长却想办法让他学习了。到小学,他就希望他能考第一名,第一名和第十名差个两三分没有多大差别。 主持人:你这样说,可能家长都要崩溃了。 房超平:我的小孩就是他在小学就八十来分,我都根本不管他。他在初中的时候,初一、初二的时候是名年级,我也没管他。我初三管了一年,他成为班上第八名,一年时间这个…有这个案例。 主持人:但是家长们会认为说那是因为您的孩子智商比较高。 房超平:我觉得,所有的孩子智商都不差,核心问题是,他在这前边这八年时间,他没有对学习产生厌学的情绪。 主持人:你说的这是不是宽松教育。 房超平:不是宽松教育,我认为,孩子应该做自己的主,而不是家长逼迫孩子去做这些事情。 主持人:我觉得,您的这个案例中给出的方法实在是太给力了,这就是一个智慧的体现,可以作为家长的一种借鉴,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非常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反而有可能会觉得家长对教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