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六点,我院赴上海“就业体检”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操场上唱完队歌,做完队操,唤醒了一天的精神,便分组出发,开始今天的实践之旅。但是,队员们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在工作的地点,宽阔的马路上也没有骑着小黄车赶赴工作地点或者忙着找工作的“行知蓝”。队员们都去哪儿了呢? “卖报纸了,卖报纸了,新闻晨报,一块钱一份!”队员们每人手上拿着一叠报纸,出现在了地铁口、公交站、小区内……原来,从今天开始,队员们早上又多了一个小任务:每人卖出30份《新闻早报》。 在当今这个以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碎片化阅读”快速普及的社会中,纸质报纸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小,这无疑给队员们增加了难度。 急速式 孙琦是最早卖完30份报纸的队员。她和队友林慧娴先沿着学校一路出发经过菜市场最后到高架桥下,主要的“目标客户”是路上独行的青年人与老人。“我的秘诀是,除了‘识人’,还要‘认事’,向路人介绍我们卖报纸的活动是为了做公益,态度也要好,无论拒绝还是接受我都会给他们一句祝福。”在卖最后一份报纸时,两名队员面对的是一位保加利亚人,原本她们打算将最后一份报纸送给他,但当他知道赚得的钱全部投入公益事业时,他便一定坚持要将硬币塞到她们手中,让她们很感动。 合作式 金郅劲和张朱琦则“合作经营”,一同卖掉了60份报纸。最初,两名队员来到菜市场,走到一个又一个摊位前询问老板是否需要报纸。菜市场的人流量渐渐减少时,两名队员才刚刚卖完一半的报纸,于是,他们折返上师大,在校园内向学生们兜售报纸,金郅劲说:“我们一路上向路过的学生们讲述现在大学生缺少阅读报纸习惯的现象,让他们觉得读报纸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总共花了一个半小时时间,他们卖完了所有的报纸。 才艺式 王梦圆的推销方式则十分特别,她带着自己的吉他,坐在菜市场门前的空地上边弹边唱,身边放着一叠报纸。歌声很快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围观,王梦圆也顺势将自己的报纸兜售了出去。“如果只是单纯的卖报纸,只是我去找他们,但是如果边弹边唱,他们就会来‘找’我了。”王梦圆笑着说。 据了解,实践队员们卖报以及工作兼职所赚得的资金,在15天实践结束后,将以公益的形式捐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群体,余下资金将汇入学院“36.5爱心希望通道”。 文字/金郅劲汤怡安 编辑/宋紫薇 微博: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