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18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经济学院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发布会暨高峰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不确定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与治理”,得到经济学院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江苏省地税局局长江建平,软库中华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琪,南方基金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张征等嘉宾应邀参会,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致欢迎辞,校人事处处长程霖,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昉,以及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各类金融机构及媒体的听众近人参加了论坛。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媛媛主持本次论坛。

报告采取国际前沿、国内较为独特的基于准结构模型的情境分析(counter-factualanalyses)和政策模拟(policysimulations)方法,在对统计数据和经济信息充分收集和进行科学鉴别校正的基础上,对中国宏观经济最新形势进行严谨的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的预测,并提供各种政策情景模拟结果及中长期改革治理方向,供决策参考。

发布会邀请到多位政府、学界、业界代表与会交流,近两百余人人参加了论坛。二十余家媒体记者积极参会,并对会议内容进行报道。

媒体报道

NEWS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 

年我国实际GDP增速约6.5%

来源:上海金融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李思)近日,以“不确定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与治理”为主题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发布会暨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会上,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L型探底阶段,经济增长率从原来的两位数跌至年前三季度的6.7%。在旧增长方式后继乏力、新增长方式尚未建立的关键转型时期,内部和外部一系列新的不确定因素叠加,使得中国经济虽有回稳态势,但基础并不牢固,下滑的压力依然存在,为实现“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挑战。   课题组预计,年中国宏观经济仍有较大下行压力。在基准情景下,预测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6.5%,经校正后的GDP增速约6.13%;CPI增长1.9%,PPI增长2.5%;消费增长10.1%,投资增长8.1%,出口下降0.1%,进口增长0.2%;M2增长12.9%,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贬至7.2。   同时,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有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三个结构性失衡,即经济结构失衡、体制结构失衡和治理结构失衡。其中,经济结构的失衡是表象,表现为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转型滞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体制结构上的“重政府、轻市场”、“重国富、轻民富”、“重发展、轻服务”和治理结构上的“中央决议和地方/部门执行落差”。从年的宏观数据来看,在一系列“稳增长”强力政策(许多是治标不治本,副作用不可低估)的刺激下,全年总体经济有回稳态势,但基础并不牢固,表现为消费增速减缓,对外贸易回暖趋势尚不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低位;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外商撤资与资本外逃风险依然存在;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疲弱;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上升压力仍存。   报告强调,需求侧刺激政策不仅短期“保增长”作用已呈现边际递减趋势,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改革中深层次动力机制问题,由此带来的中长期副作用,还会延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由于回报率过高,挤占了过多的金融资源,抑制和削弱了企业研发创新和从事实业的意愿,延滞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加之年以来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尤其是欧盟内部动荡和美国总统换届可能政策大幅变化引发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使得逆全球化潮流有所抬头,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中国经济短期内很难借助外力回暖。   报告指出,无论是从内在逻辑分析,还是从历史视角的分析,或是量化的实证数据分析,都得不到潜在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的结论。中国经济要实现稳中求进,关键在于结构性的体制和治理改革,并切实强化改革的执行力,有效释放改革红利。

赞赏









































成都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传染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sh/1200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