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教育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冰与火交织上演。一面是资本寒冬,政策收紧,另一面是科技创新,5G与AI蓬勃发展。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辞旧迎新之际,鲸媒体特盘点年教育行业十大新闻,以期为读者带来更多启发与思考。 01中国英语语言能力标准与国际考试接轨 年1月15日,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联合宣布,雅思、普思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英文简称CSE)对接研究工作完成。这标志着中国英语语言能力标准与国际考试接轨。从对接结果来看: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四级对应雅思总成绩4.5分,五级对应5.5分,六级对应6分,七级对应7分,八级对应8分。据悉,《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简称《量表》)是年4月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于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 鲸媒体点评:此次接轨,体现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应用价值,让中国外语语言能力标准得到国际认可,也让中国学生的语言教育和学习开始从分数导向转向能力导向。此后,校外语培机构教研参考标准不再只有CEFR和CCSS,以中国学生实证数据研究为基础的CSE成为另一种选择。 02新东方在线上市,成在线教育第一股 北京时间年3月28日,新东方在线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在线教育第一股,俞敏洪时隔13年再次敲钟。每股发售价格定为10.2港元,在港融资净额估计约为15.67亿港元。新东方作为第一大股东,持有66.72%股权;第二大股东腾讯,持有12.06%股权。据招股书数据披露,截至年11月30日前的六个月,新东方在线实现营收4.8亿元,经调整未经审核的期内利润为.3万元。 鲸媒体点评:考研、出国考试、四六级……新东方在线与新东方的业务相似,用户市场重合,且共用新东方老师。新东方在线仅支付老师课酬,新东方集团品牌自来水式的背书,toB业务的稳定与盈利,成为新东方在线降低获客成本、实现盈利的原因。而新东方在线的上市,是年俞敏洪制定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双平台战略的重要一步。年初,俞敏洪亲点85后高管孙东旭担任新东方在线联席CEO,孙东旭曾明确表示,新东方的线上和线下要协同合作。未来的教育行业,将更多融合与共生。 03吴晓波旗下巴久灵,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年3月31日,全通教育发布公告,拟作价15亿元,购买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旗下的杭州巴九灵96%股权。2小时后,深交所向全通教育下发问询函,从8个方面提出了29项针对此次交易预案的问询,包括巴九灵到底是自媒体还是教育公司,本次交易是否为吴晓波个人IP证券化?吴晓波离职后怎么办?一时间引发舆论广泛的讨论。9月27日,全通教育宣布终止收购,这场历时六个月的筹划收购宣告失败。杭州巴九灵方面则回应,明年将继续推进上市进程,并购重组或独立IPO都是选项,目标市场为国内。 鲸媒体点评:吴晓波曾公开表示,「很多人认为巴九灵是一家自媒体公司,其实我们70%以上的收入来自教育培训,比如企投会。」但据公开数据显示,仅「吴晓波频道」账号,年的广告营销收入便占当年巴久灵总收入的15.66%。年被业内称为职业教育元年,政策利好的风口之下,全通教育自不肯错过良机。与此同时,洗牌期内的自媒体,纷纷谋求变现。杭州巴九灵与全通教育的这段未竟的「姻缘」,释放的行业信号,耐人寻味。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