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若霜:风貌区里的“烟火”人生》 今年春节期间,上视《新闻坊》栏目推出《这一年,我的朋友圈》系列报道,以个体的名义,回望盘点过去一年的成长与收获,徐汇区天平街道的民生微更新项目也被纳入选题视野。徐汇区融媒体中心的两位记者采写拍摄的《谭若霜:风貌区里的“烟火”人生》,从80后海归建筑师角度切入,还原了衡复风貌区里的包子铺、垃圾房、杂货店、弄堂等看似不起眼,却事关民生的一个个微更新项目。有颜值的风貌区,也可以是方便市民生活的有温度有热量的宜居街区。节目播出后,受到各方好评,记者也应邀写下了拍摄过程中的点滴感受,在此与您分享。记者手记——徐汇区融媒体中心张文菁 高安路伊丽包子铺之前因为媒体报道就已经名声在外。有情怀的海归建筑师,风貌区里清新时髦的设计风格,加上充满烟火气的包子,选题本身已然具备了诸多“好看”的因素。但一是文字记者出身,对电视新闻的表达仍在摸索中,远没有到游刃有余的程度,二是对画面如何讲好故事心里没底,整体把控能否实现预期,不至于浪费了这个题材心中忐忑,三是之前没有接触过主人公谭若霜本人,所以接到任务后,我先和街道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并与谭若霜约定采访时间。 见面前一晚刷了不少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