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30日,“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这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席卷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与“五四运动”并列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纪念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发生95周年,年5月30日,上海大学与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上海市中山学社、上海市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上海大学与五卅运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天津和上海的3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主持,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分别致开幕词。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致开幕词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主持开幕式

成旦红书记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红色是时代所赋予上海大学的底色,勇于创新是上海大学的鲜明特色,开放包容是上海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九十五年前的今天,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在上海发生。五卅运动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席卷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创立还不到三年的上海大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上海大学的进步师生是这场运动的最重要组织者,也是这场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更有上海大学师生在“五卅惨案”中喋血街头。可以说上海大学之于五卅运动,犹如北京大学之于五四运动。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上海大学与五卅运动”学术研讨会,就是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重温上海大学敢于革命、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共擎红色文化大旗,共话红色文脉传承,共促红色文化创新,让精神之火在传承中带来更大力量。要讲好讲活这段历史,挖掘校史中的育人元素,赓续上海大学的红色基因,弘扬老上大的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想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推动学校朝着“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奋勇前进,力求在世界大学行列中书写鲜明印记,在践行上海城市品格中彰显上大特质,为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忻平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五卅运动95周年之际,在五卅运动的发源地重温上海大学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四史”学习,其中的第一条就是加强党史学习。上海大学的光辉历史不仅仅是上海非常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是加强“四史”学习的鲜活教材,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扬。

开幕式之后,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原会长唐培吉、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熊月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郑大华、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等专家、学者,通过线下和线上会议相结合的形式分别以《上海大学是五卅运动的重要基地》《上海大学的实践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从现代评论看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五卅运动的两面性》《论五卅运动对党的“四大”的历史回应——兼论上海大学在五卅运动中的特殊贡献》《中共四大后的上海大学与五卅运动》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当天下午还举行了四场平行论坛,集中展示了学界近年来关于上海大学与五卅运动的最新研究成果。

唐培吉认为,五卅运动是中共以上大为基地发动起来的。首先是上大进步师生在工人当中的艰苦工作,为五卅运动的发生准备了群众基础;其次是上大进步师生几乎全部英勇地参加五卅运动,为反帝爱国运动做出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

熊月之指出,通过上海大学解读上海,通过上海大学解读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发掘的内涵很多。其中三点特别值得重视:其一,上海大学实际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大学;其二,上海大学师生在上海发动工人运动的实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城市进行革命的可贵探索;其三,通过上海大学,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培养青年干部的有效途径。

忻平提出,上海大学的光辉历史是上海红色文化的重要资源,在当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过程中,可以把上海大学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让党的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张云强调,百年“上大”,是在国共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共产党人为骨干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上海大学以“一种活生生的坚忍不拔的民族运动”精神,早已载入史册,但这种精神却是永恒的,“由这种精神我们可以使中国民族再生,可以创造一个理想的新中国。”

郑大华的报告则另辟蹊径,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主持的《现代评论》关于五卅运动的报道与评论为中心,揭示五卅运动的另一侧面,即面对国民革命时期风起云涌的民众运动,他们表现出了两面性:一方面,他们重视和肯定民众运动;另一面,他们又希望民众运动能在他们所认为的“理智”、“秩序”、“和平”之方式下进行。

此外,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廖大伟以及上海大学教授刘长林、严泉等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学者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就上海大学与五卅运动的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且对如何继续深化与拓展上海大学与五卅运动的研究,为进一步发掘上海大学的红色基因提供学术支撑等问题,阐发了各自的观点。通过这次研讨会,学者们一致认为,随着新文献的发现,新档案的开放,新视角的出现,上海大学与五卅运动的研究、上海大学的历史研究大有可为。

光明日报、上观新闻、东方网、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机构就本次研讨会作了报道。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END-

排版屈晨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lt/1253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