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周讯 纪检组及各班劳委签署 《龙门楼环境友好公约》 年11月27日中午,纪检组同学代表童渡一和各班劳委于龙门楼门厅,一同签署《龙门楼环境友好公约》,共同致力于将龙门楼持续打造成为一个更美丽、友好的龙门楼。团委书记刘峰出席本次活动。 (签署《龙门楼环境友好公约》现场) (纪检组同学代表童渡一发言) 关于《龙门楼环境友好公约》,最初由16届纪检组同学起草。从一份普通的希望改善在龙门楼内饮食情况的协议,逐渐扩展到了在龙门楼内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一位位纪检组组长和同学们的修改后形成了此份公约。这其中也少不了一届届劳委的鼎力相助和一届届龙门学子的共同践行。因为同学们的共同努力,这份没有强制力的公约才会融入龙门文化的一部分,这份坚守和传承才会成为龙门精神的一种诠释。 (各班劳委共同签署《龙门楼环境友好公约》) (签署文件) 所以当同学们在公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明白彼此正在继承历史,并追随前人的脚步,把这份坚守传递给更多的龙门学子。 最后,希望同学们一起让龙门楼变得更美好,在未来的日子里愉快合作。未来可期,当携手前行。(文:高二1班童渡一图:杨嘉伟) (合影) 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 新建工程开工 年11月27日上午,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新建工程开工仪式举行。与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新建工程同日开工的,还有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其它17个社会民生项目。 临港新片区年社会民生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就放在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新建工程的开工现场。参加集中开工仪式的有上海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陈寅、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朱芝松、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浦东新区副区长李国华、奉贤区副区长袁园以及市、区有关部门与各项目施工、设计、监理等方面的负责人、上海中学东校教师代表。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在集中开工仪式上代表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新建工程项目做开工发言。 年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社会民生集中开工仪式的主会场放在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新建工程现场,显现了市、区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对这个工程项目的重视,更是在以行动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的指示精神。 上海市上海中学与浦东新区教育局合作共建上海中学东校已过十年,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在新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下,在上海中学东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中学东校已成为浦东新区基础教育的一颗明珠。此次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新建工程开工,吹响了上海中学东校再上新台阶的“号角”。 在开工仪式后,冯志刚校长接受了媒体采访,向媒体朋友介绍今后上海中学东校的发展愿景。上海中学东校建成后的样子可以参见。(上海中学影视传媒中心供稿、上海中学东校供图) 上海中学第26届学生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召开 上海中学第26届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年11月26日下午4:20在先棉堂辅楼如期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张泽红、德育处主任杨嵘、高一年级组长兼高一党支部书记吴静怡、高二年级组长兼高二党支部书记俞超、高三年级组长葛晨娴、高三党支部书记徐承志、团支部书记刘峰以及学生会指导老师葛璐老师参加了此次学生代表大会。 (张泽红副书记出席本次活动) (学代会现场) 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大会正式开始。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大会首先听取并审议了《上海中学第25届学生会学年度工作报告》和《关于本次大会提案和建议情况的报告》。随后,全场代表鼓掌通过《本次大会的选举和表决办法》。 (听取并审议相关报告) 接着,大会进入候选人现场展示进程。高一年级20位同学以个人或两人联合形式,现场展示进行竞选;高二年级现场进行联合竞选。各参选同学带来了多样的展示内容,在活泼的气氛中展示了各自的素养、才艺与全面发展能力,体现了上海中学学生的良好风貌。 (学生展示) 此后,大会于现场进行投票,以民主方式进行了上海中学第二十六届学生会委员选举。并表决通过了《上海中学第二十五届学生会学年度工作报告》和《关于本次大会提案和建议情况报告》,并以投票方式选取上海中学第37届艺术节主题。根据民主投票结果,大会最终决定将“云中阕”定为上海中学第37届艺术节主题。 (大会现场投票) 第26届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会胜利闭会,此次代表大会充分体现了学生自治的理念,作为沟通学校师生的桥梁,上海中学学生会将继续秉持着“以同学为本,以务实为基,以创新为旨,以公正为准,以亲和为纽带”的学生会精神,努力为同学服务,创建更加和谐美好的上中校园。(文:学生会图:金灏) (同学们合影) 深入学习党的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上海中学教职工政治 学习大会召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年11月27日,上海中学教职工政治学习大会召开。我校邀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泾博士为全体教职工作《聚焦“十四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讲座。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主持本次讲座,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王辉,副校长朱臻,党委副书记张泽红及全体教职工出席。 (冯志刚校长主持本次讲座) 刘泾博士从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背景与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和全面贯彻和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三方面详细展开本次讲座。她表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中国正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前景光明但也面临严峻挑战。刘博士介绍了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的工作要求等内容。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刘泾博士) 刘泾博士表示学校教师们要注重文化的重要性和文化软实力的同步,通过激活传统基因、继承红色文化、弘扬先进文化来培育核心价值,提升道德修养,从人的现代化角度为达成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伟大梦想而努力。 冯校长在总结发言中对刘泾博士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上中教职工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特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华章,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创新型中国基础教育顶尖名校迈进。 (冯校长总结发言) 大会最后,上海中学党委书记王辉发言。他结合我校工作布置,要求全校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抓好抓实。 (王辉书记布置工作) (台下教职工认真听讲) (刘泾博士讲座现场) 上海中学于第36届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中 斩获佳绩 年11月23至11月28日,第36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举行。11月28日,第36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公布,上海中学斩获佳绩,共13人获得金牌,7人获得银牌。 按赛事要求,成绩排在前60名的金牌选手即可入选国家集训队,官方公布的集训队名单显示,我校刘胤辰、石鎔诚、王元鸿、丁天巽4名学生入选,上海中学入选人数位居全国第三。在最近四年里,我校以16人成为进入集训队人数最多的两个学校之一。 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学生、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上中学子将秉承着数学奥林匹克的精神携手共进,振翅高飞。祝愿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上海中学上海中学东校 “数学双新课程” 交流研讨在我校举行 (交流研讨活动在甄陶楼录播教室举行) 年11月25日下午,上海中学-上海中学东校“数学双新课程”交流研讨活动在甄陶楼录播教室举行。活动由况亦军老师主持,两校数学组老师和况亦军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出席了活动。 活动由上中东校王靓老师的展示课《函数概念起始课》拉开帷幕。这节课是王靓老师参加全国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课题之一。王老师先与同学们回顾了不等式性质的研究思路: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猜想不等式的性质再证明。这样的类比学习、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可以延续到函数的学习中。在前一阶段学习幂函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函数y=x2指出了初中函数概念的变量说存在局限性,需要拓展,因此师生一起借助集合提出函数概念的对应说。在这里,王老师用小视频介绍了函数概念发展的历史,让同学们感受了科学发展的不易。 (王靓老师借班教学展示公开课) 这节课体现了沪教版教材研究函数的基本思想:从特殊(幂指对函数)到一般(函数的基本性质),再回到特殊(三角函数),让同学们体验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况亦军老师指出,沪教版先讲幂指对函数,再讲一般的函数的性质,一方面体现了扩展函数概念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同学们理解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同学们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函数。 接下来,我校王栩晨老师展示了她的一节公开课《指数函数的定义与图像》。王老师以人口增长模型为引入,与同学们一起提出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再研究其图像与性质,通过对比函数y=x2与函数y=2x的图像让同学们直观体会了“指数爆炸”,最后回到近期开展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王老师这节课培养了学生数学建模的学科核心素养,建立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渗透了数学学科的德育,也体现出新老教材在教学指数函数中的不同,展示了沪教版非统编教材的特色。 (王栩晨老师展示公开课视频) 在研讨不等式章节的教学环节时,王靓老师展示了公开课《不等式的性质》的视频。“相等关系、不等关系式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构建方程、不等式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类比,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共性与差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年版年修订)》)。为落实新课标的这一要求,沪教版教材编写了《2.1.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一节。王靓老师在授课中要求学生通过回顾这一节的内容,大胆猜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最终证明,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王靓老师展示公开课视频) 我校王琰老师展示了《分式不等式的求解》《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三节公开课。这三节课是王老师参选徐汇区“一师一优课”的公开课,形式上有完整的课例、精讲课、微课等多种形式。新课标要求教师们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大局观,从整体上先做好单元规划。王琰老师通过这三节课为大家做出了示范:与以往解不等式的教学不同的是,王老师没有再引入函数的观点,因为函数的内容要在整个第一学期完成后,学生才能掌握;另一方面,尽管不同的不等式求解有不同的技巧和方法,但从本质上大体都可以通过分类讨论化归为一排“花括号”(不等式组),学生在学习不同的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掌握通性通法,能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从而解决。王老师的课深刻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 (王琰老师展示公开课) 我校郭子瑜老师展示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探索课,连课题名称都是学生讨论后总结出来的——《谋划函数研究——幂函数图像的启示》。郭老师将课堂交给同学们,将同学们分为6组自主探索研究幂函数。同学们借助计算机软件描绘了各种幂函数的图像后,从不同角度总结并尝试证明了幂函数的性质。在课堂中,很多小组都注意到了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对称性等特征。这样的性质进一步就可以抽象出接下来我们即将学习的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通过这节探索课,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幂函数的相关知识,还体验了如何做数学研究,更为接下来研究如何研究函数的一般性质做好了铺垫。在郭老师的课堂上,幂函数不只是知识,更是研究函数一般性质的一个载体。 (郭子瑜老师分享课程设计思路) (两校老师与名师工作室老师讨论交流) 这几堂公开课引发了老师们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新教材的编写者之一,新中中学潘奋老师分享了在编写过程中的思考,她指出,新教材重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体验,这几趟课都做出了很好的展示,课题的引入都十分新颖,课堂中学生的探索活动十分丰富。上海中学东校徐岳灿校长总结到,我们应该思考学生在将来离开课堂后还能留下一些什么,这样的思考促使我们在教学中要更重视通性通法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寻找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也是我们上海教材的特色。 (潘奋老师分享教材编写的思考、点评课程) (徐岳灿校长点评课程) 建设“新课程新教材”的活动不仅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整个上海都迸发着生命力。在此次活动的同时,市教委在南洋中学举办了“用好新教材,构建新范式”的研讨活动。我校数学教研组组长王永庆老师带队参加了市教委的研讨活动。(数学组罗修文报道) 多家媒体报道 上海中学东校 高中部新建工程项目 年11月27日,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新建工程开工仪式举行。多家媒体对该项目进行报道,其中上海中学冯志刚校长接受媒体采访,向媒体朋友介绍今后上海中学东校的发展愿景。 (东方卫视新闻报道)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报道) 本部英语教师杨一树 老师过关课观课及评课 年11月26日周四上午,本部英语教师杨一树老师在录播教室成功开设过关课。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此次观课,并且在课后围绕“双新”进行评课,教学处张智顺、李峰云老师以及校务办刘茂祥老师也出席此次观课。 杨老师的开课内容是英语新教材第二课Unit2Zoos:CruelorCaring,课程以视频开场,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发掘facts和opinions之间的区别,最后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巩固本堂课学习的内容。 (杨一树老师开设过关课) 课后,树骍老师组织了评课。王荷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过关课令人印象深刻,总体来说是不错,也提出了视频过长,指令可以优化等意见。并表示课程体现了新教材要求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亮点是opinions和facts的区分,同时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如何区分。李萍老师同意王荷老师的意见,认为opinion/fact主线的设计很好,符合新课标对学生思维层面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opinion/fact的界定;另外在引入视频的选择上可以更简单一些,要有吸引力。在课堂与教材的对标方面,希望杨老师能在课堂上设计更多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活动,基于、深入、超越语篇,不拘泥于课后习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杨老师表示学习到很多,此次教研活动也让年轻教师学习到很多,为今后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实践提出新的思路。(图、文:英语组周志鹏) (老师们课后评课) 我校美术教研组 李泽琛老师作品入选 “海上?青年” 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由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上海市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海上?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向大众呈现了18位优秀青年美术家的92件作品,涵盖了架上绘画、雕塑、设计、插画、装置等多个艺术门类。展览通过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现青年艺术家们对于海派文化的传承精神,以及多元化的国际视野。 我校李泽琛老师的雕塑系列作品《应该不会碎》入选本次展览。(美术组李沐丰报道) (展览海报) (展览现场) (李泽琛老师参展作品) 团委动员 第十四周升旗仪式 ,风云变幻,潮流奔涌。在这一年,我们渡过全民抗疫的难关,见证了进博会的繁华盛况。当一年到头,在西伯利亚高压引起的冷锋侵袭之际,新一届团委招新也如期而至,迎风而上,拉开序幕。 共青团上海中学委员会,作为我校最早建立的学生组织,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已经随上中一起走过了几十载春秋。各位二三届的同学们,你们或许对团委这个名字充满了好奇与疑惑,接下来,请允许我代表团委,向大家作简单的介绍。 不同于奔波在聚光灯下的那些流光溢彩,团委的工作更多在幕后,是静水流深的,似一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的脚步遍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工作使同学们每一天的校园生活更加充实多彩。 团委有七个部门:团委办、组织部、宣传部、媒体部、广播台、团建调研部、志愿者服务部。团委办定期策划党课,以文书联结起其他各部门的工作,将琐碎化为精致。组织部定期策划团支部活动,使班级个性等概念深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宣传部负责打理门厅宣传栏,别出心裁的排版,构筑起上中学子的门面。媒体部定期更新龙门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