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文出品必是精品 标点 这么用标点,就对了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益智故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在主人和客人不同的句读方式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意思,充分说明了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没听过这个故事的,请看文末彩蛋)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标题中的标点符号就是点睛之笔,用对了是锦上添花,用得不恰当便是画蛇添足了。 今天我们来聊聊新闻标题中的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标题中不用的标点1.句号。标题不用句号,是标题区别于普通句子的一个标记。即使用文章中有句号的句子充当标题时也不用句号。 2.分号。标题要求简短醒目,不能冗长无度。一般并列复句的分句可以通过分行或空格等排版形式分开,也无需分号来表示。 3.书名号。书名号和标题的关系最为密切,凡被援引的标题必须加上书名号。但标题仅限于被援引时需加书名号,凡不作为引文而是单独出现时,都不能加书名号。 在消息稿件中,标题不要出现感叹号、冒号、问号等表达自己感情的标点。 在标题中可用可不用的标点问号。带有疑问语气的标题末尾有时用问号,有时不用。原因在于问号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句末的停顿和句子语气,而标题末尾的停顿不点自明,标题中的问号主要用来表示标题的语气。 使用时: A出现在标题末尾。两种情况: a.带有疑问语气的标题末尾用问号 例:业主维权,物权法是万能的吗? 《中国青年报》 b.标题末尾使用问号来表示有疑问或情况不明 例:大学放不下我的书桌? 《人民日报》 B用在标题中间。两种情况: a.标题就是一个选择问句,问号是用在选择问句的标题中的选择项之间,为了强调语意和标题的疑问语气,吸引读者 例:这个母亲是伟大?还是愚昧? 《长江商报》 b.标题中含有独立语,问号用在独立语后边 例:胃病?你查过幽门螺旋杆菌吗? 《长江商报》 不用时: 带有疑问语气,末尾却不用问号的标题当中,一般使用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怎么样、为什么等。 例:志愿精神靠什么弘扬 《人民日报》 企业为什么能够成长 《人民日报》 2.叹号。本来必用叹号的句子在充当标题时,叹号可用可不用。 经常使用叹号的情况有两种: A在报道自己认为具有震撼力的消息或者事件的时候,把自己的主观情感用一个叹号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例:在广州市菜市场买肉不难了!(肩) 价值规律煞住了后门风与搭配风(主) 《解放日报》 B在报道某些事件时,用叹号标示出主观需要强调的信息,辅助表达主观情感和观点。 例:汉阳一加油站玩秤被罚50万! 《武汉晚报》 带有感叹语气,标题末尾却不用叹号的现象: 标题作为篇章的题目,本身在语气上就受到强调,含有感叹语气的标题即便不用叹号,也可以抒发某种强烈的感情。 例:别小看课堂里的形式化语言 《中国教育报》 3.省略号。省略号通常用来标明行文中省略了的话。有些标题按通常行文语句的格式衡量,都是必用省略号的不能独立的“半截子话”。这类标题有些用省略号,有些不用省略号。 省略号的两个用法: A表示对引文的省略 例:心脏外露、胃肠外露、唇腭裂……(引) 畸形儿为何越来越多(主) 《楚天金报》 B表示意犹未尽,常常可以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救援队伍一旦撤出…... 《人民日报》 4.逗号、顿号。逗号、顿号在标题中表示标题内部一般性的停顿,有时必须使用,有时也可省略,而以空格或分行等形式来表示,或者前后连排不加标记。 一些标点在标题中的特殊用法引号“”在新闻标题中,引号应用最广,基本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引用:指文章中直接引用的话。这是引号使用最多、最普遍的用法。 例:“永远当个‘民演员’” 《人民日报》 2.强调:指报纸标题部分词语加上引号之后,其意义得到强化突出,成为标题内容的中心。 例:上海力促农民工子女“上好学” 《中国教育报》 3.简缩:利用引号将字数较多的专用名词写成缩略语形式和使用新造词,是新闻标题的两个很重要的特点。标题要求准确表达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数不宜过多。例:银行客服系统接二连三来安家(引)武汉欲建金融“总服务台”(主)《楚天都市报》这里指多家银行相继在武汉建立其全国客户服务集中处理系统4.使用新词:在拟标题的过程中,作者常会使用一些新词语,有的读者往往难以了解这些新词语的意义,加引号后则能显出该词语作为新词语在标题中的信息焦点性质,从而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九旬麻辣夫妻“AA制”50年(主) 各锁各的柜子妻还要向夫交房租(副) 《楚天金报》 易用错情形: 1.不该用的用了 草莓“吓”走买者 这里引号是多余的,文章报道的是草莓的生长过程中施加了一些对身体不利的农药,所以许多人不敢买草莓。“吓”字加引号后意思没变,因而不必要用引号。 2.该用的不用,引起误解 培优,还是培忧 “优”与“忧”,两个字读音相同,不加引号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 3.对使用规约意义的词语加引号,影响阅读效果 引号的转义用法——被加引号的词语,其语用意义往往都与规约意义不同而产生另外的意义,而新的意义是由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标题自身的词语之间的语法和语义关系决定的。1.造成反义。加引号的词语与原意相反。例:治感冒竟“治”死人 《大连晚报》 “治”转义为与之意义相反的“害” 2.造成比喻义。加引号的词语临时产生比喻义。 例:我们为什么仍然还是“排队大国” 《中国青年报》 3.造成引申义。这种引号用法的标题,要结合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本身的内容来作补充理解或补充说明。 例:中国企业“走出去”怎样迈出头一步 《人民日报》 冒号:冒号在标题中只用于标题的中间,不用于标题的末尾。在新闻标题中,冒号主要起的是提示下文作用。表示评论、看待: 央行:第二套房贷款以家庭为单位 《长江商报》 表示事实: 三亚:走向世界的滨海旅游名城 《人民日报》 表示来源: 务实创新:新部长们的承诺 《光明日报》 表示方式: 青少年教育:站在毕业生学校的层面上思考 《中国教育报》 表示主体: 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 《人民日报》 表示描述: 国产大飞机:梦想从这里起飞 《人民日报》 可以不用的情形: 例:草根演员领刑幕后:(引) 我也是“王宝强”(主) 该标题冒号的使用是多余的。这里的冒号仍表示提示下文的作用,但此标题已采用分行来表示“提示”这一作用,因此,没必要再加上一个冒号。 破折号——破折号在标题中的一般用法是用于副标题之前和用于肩题之后,对上文起解释作用或引起下文。 破折号用于肩题之后,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谓语在肩题,主题是宾语。 例:一项遥感调查表明——(肩) 上海城已被垃圾包围(主) 有关专家提出六条治理对策(副) 《中国城市导报》 标题中破折号的特殊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表示对上文解释与说明,借以使句子中的主要部分得以突出。 例:开车打手机——危险 《人民日报》 2.用来表示意思的转折。破折号这种用法用来表示后边的话题转到别处,话题可以是两件事,也可以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角度。此用法使用较少。 例:如果你准备提前还贷,还不如——(引) 转换还贷方式更省利息 《长江商报》 标题中标点符号的叠用: 例:?——收款1元6发票开2元 !——为多拿奖金拒绝收现款 《新华日报》 这则新闻标题将问号、叹号、破折号置于标题之前,对受众视觉具有强烈的冲击效果,以达到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的目的。 “?!”或“!?”是叹号与问号的叠用形式,表示既有疑问语气,又有感叹语气。 例:本能的丑陋?! 《人民日报》 但是,标题中不要滥用这种叠用形式。疑问和感叹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语气,需要叠用的情况并不多。 说好的彩蛋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6、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7、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8、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来自:新华日报出版部 走不出来,眼前就是世界 走出来,世界就在眼前 当才华支撑不了自己梦想翅膀的时候 请静下心开始学习 近期学习动态及干货《企·蒙》中级班(新芽系列)4月23号开班 延期通知 第七届《企业文化万里行》高级研修班走进方太延期举办! 腾讯、阿里、华为文化一网打尽 华为文化——《华为基本法》 华为海外惊艳宣传片,看得我是泪流满面! 《企文热点》:华为食堂曝光:看的我泪流满面! 珍藏版 《企文早分享》《企文国际早分享》合集 为祖国献礼 《企文国际早分享》70周年70名企文化理念系列(收藏版) 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企业文化组织? 我是谁 企文国际 我们的创始人 王欣瑞 (国家高级企业文化师/中国企文委副秘书长) 我的自媒体 企业文化社群() 党建文化社群() 首席文化官CCO 我的品牌栏目 《以文化人》《企业文化万里行》《企业文化沙龙》 《企·动》《企·画》《企·徒》《企·蒙》《企·福》 《企文早分享》《企文猎聘》 我的智库顾问 由知名专家、教授、学者、职业经理人及协会领导组成的 余位“文化智囊团” 我能服务范围 企业文化咨询全体系——MI、BI、VI、AI、SI 企业文化赋能——内训、外训、微课、游学、沙龙、研修 企业文化活动策划执行——年会、庆典、发布会、嘉年华 企业文化设计——内刊、文化墙、展厅、海报、文创用品 我的主要客户 美的、万科、京东、比亚迪、广汽丰田、招商证券、思念 招商蛇口、宏大爆破、金龙鱼、武汉铁路局、深圳地铁 深圳机场、广田、拔萃集团、防城港、辽宁核电、国信 钰湖电力、广州化工、贸联、东阿阿胶、中石油、58集团 苏州建行、常熟农商、昆山农商、扬州农商、陕西秦农 百胜、玉柴、特发集团、苏盐井神、北大荒、华润置地等 感谢支持企文国际的所有客户朋友们! 我的成绩 辅导超过家企业荣获国家及省市企业文化大奖 我的合作联络 一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