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来源编前会(ID:Bianqianhui)

春节期间是新闻淡季,一些报纸为此加强新闻策划:《新闻晨报》从2月9日至13日,连续5天推出了《申猴纪》策划,对新中国成立后历次猴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盘点;《钱江晚报》从2月7日至13日,连续7天推出春节读本,每天都有一个主题,第一天的主题是团圆;今天出版的《武汉晚报》推出特别策划《把时间还给春节七人七天“关机体验”真人秀》,选取该报7位记者,在春节7天做关机体验。

新闻晨报

▲2月9日封面及内版

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猴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家废旧立新、人民热情高涨。这年6月,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

▲2月10日封面及内版

翻看年春节期间的报刊,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节日的报道。很多人不会知道,要再过很多年,他们才能再次和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从这一年开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入高潮,无数中国家庭、几千万青年的命运,从此改变。

▲2月11日封面及内版

啊…… 

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 

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充满阳光

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最受群众喜爱的15首歌曲》评选,结果电影《甜蜜的事业》的插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高票当选第一。

虽然物质仍然极度匮乏,国家尚处百废待兴,但是刚刚踏入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的心情,却正像这首歌里唱的那样“充满阳光”。冲破了思想的禁锢、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对即将到来的好日子充满了憧憬。

▲2月12日封面及内版

《猴年股市充满新希望》!这是年2月9日(正月初六)刊登在《新民晚报》头版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句话没错,但只说对了一半。

这一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中国的改革再次步入了快车道。

这一年,中国股市当真猴性十足,经历了最为剧烈的震荡。无数个一夜暴富的神话让毫无经验的中国股民们进入疯魔的状态,而随之而来的暴跌似乎也不足以让人们的头脑恢复清醒。

这一年,最红的是一个上海人,很多人叫不出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叫“杨百万”。

▲2月13日封面及内版

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

年春节,可能每一个拥有手机的中国人都收到过类似的拜年短信吧?呵呵。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回顾了过去的五个猴年,似乎距离现在越近反而越找不到什么可说的。

丙申、戊申、庚申、壬申、甲申,每一个猴年都留下不同的印象。然而,再多的事、天大的事,一经岁月冲刷,也就若无其事了。

钱江晚报

▲2月7日封面及部分内版

团圆,就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无论在哪里。

年,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个饭;

年,就是子孙满堂,和和美美;

年,就是无病无灾,富裕安康。

能够这样跨过一年又一年,这就是团圆的滋味,这就是幸福的滋味。

▲2月8日封面及部分内版

打开报箱,我们如常相见。只不过,今天有点不同,我们都大了一岁。

羊走猴来,大年初一,我们就谈谈猴子。

据说,古文中原没有“猴”字,以“候”表示观望。古人发现,以食物诱捕猴子时,它总能知道有埋伏,在树上观望许久,待人离开下来取食。因此称作“候”,后加反犬旁区别,表现猴性机灵聪明。

《诗经》中有“洵直且侯”之语,意为正直而美好。从传统文化中“视觉双关语”的角度去理解,猴子不单是一种生肖动物,也是灵敏、仁爱、瑞祥、如意的化身……

于是在这个猴年,让人对猴子有更多的期待。

美猴王六小龄童说,要为粉丝们表演到80岁;

一家都属猴的职场新人姚海涛,在本命年领悟成长的意义;

与猴票谈了36年“恋爱”的吴肖平,回忆当年拿10个猴方联换台录像机的冲动,不悔青春。

而可爱机灵的猴子总引人不禁模仿,于是——

在腕上指上和厅堂,洋大牌们傍猴年贺岁档搞笑片正在上演;

那套抓耳挠腮的猴拳,强身健体之余,让人忍俊不禁……

无论怎样,猴年纳福,开心就好!

▲2月9日封面及部分内版

就算只是一个小村,老家也是我的牵挂!

时空轮换,光阴荏苒。

尽管年味淡了,但对“老家”的情感浓郁如初。

老家,团圆,红包,长辈……

此时此刻,这些简单的词汇凝结了多少饱满的情感。

与其说我们是回家过年,倒不如说是回乡追梦,追逐一份对故土的眷恋。

在老家的姐姐盼望着能早日见到刚出生的弟弟……

那是新年最甜的想念。

在老家的族谱上有一个个遥远而亲切的称呼……

那是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老家的外婆为远方的孩子捎来一筐鸡蛋一把蔬菜……

那是因牵挂而祝祷的仪程。

……

我们在故土、故园、故人构筑的安全与幸福感中,积蓄新生活的力量。

还有什么比老家的一草一木,更深情地催促我们往回赶路呢?

世界再大,心中有家。

▲2月10日封面及部分内版

知乎,以什么都知道的气势,活出自我

海子在诗里说: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不知从何时开始,借助于知乎、果壳这样的平台,我们开始认识一些特别的人,他们大多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各有所长,而通过他们,我们接触到这个世界更多更广的维度:柴米之外,有星辰大海,有深邃思想,有无垠想象。

也许我们都不能无所不知,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无所知。

也许知识无法改变命运,但是却可以改变生活,起码,可以让生活更加有趣。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群人:身经百战的妇产科男医生、专注心理问题的浙大博士、专业级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兼星空摄影师……

他们,知天知地,知你知我。他们,用知识活出独特。

新的一年,新知,让生活更美好。

▲2月11日封面及部分内版

自在,是一种生活态度

身心舒畅,无拘无束,自然而然。

自在是悟空的花果山,自在是阿宝的熊猫村。

自在是融于中国人骨血的,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道法天然的追求。

自在不是放纵,而是专注。

所以西子湖畔长大的独立美食达人闻佳,“趣味却不可以迎合”是她的态度,而对待心爱的美食,“要像过日子一样认真”;

所以比她早生多年的袁枚,一本闲散洒脱的《随园食单》,要让人戒耳餐戒目食,得人生真味;

所以人们去乡村寻找文化之根,寻找心灵家园;

所以同济大学毕业生吉晓祥用节气做民宿房间的名字,要打造莫干山居图……

断舍离,方得自在力。

▲2月12日封面及部分内版

WuLi,我们抱团取暖,治各种不愈。

WuLi是什么?

过去的一年,你的耳边一定掠过这样的词:WuLi韬韬,WuLi凯凯……

每一个WuLi背后,都有一个热门文娱事件。比如,艺人黄子韬大热的表情包,王凯主演的《琅琊榜》。于是,粉丝愿意给偶像一个WuLi的前缀,以表亲昵。当然,偶有小嘲弄。

WuLi是一个外来词,它的本意是——我们。

我们。

是人与人之间,是人与物之间,是已知与未知世界的任何个体存有的温情脉脉。

这一次,钱江晚报要讲的故事,存在于特别的“我们”之中。

我们。

这一次要单说人与萌宠之间的互动——

杭州一个普通小区里,开宠物店的一家人和那些猫猫狗狗的特别春节。

网上,才女徐静蕾与她那只叫“围脖”的猫开启的“上瘾”生活。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lt/1245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