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开幕论坛——中国电视产业高峰论坛举行。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炯明发表主题演讲。

与人民同心与国家同进与时代同行

续写主流广电的光荣与梦想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坚持开启本年度上海影视双节,这需要勇气和魄力,更彰显了我们国家以及上海这座城市的信心和实力。面对危机,我们能否冲锋在前、勇担责任,放大主流广电的舆论引导力?面对危机,我们能否心系人民、应时而变,提升主流广电的节目创新能力?面对危机,我们能否保持定力,修炼内功,壮大具有核心价值的头部内容生产力?面对危机,我们能否胸怀大局、目光长远,把准时代的脉搏,自觉提高把握新机遇的战略判断力,把媒体融合推向纵深发展?

与逆行者同步,坚定提升主流广电的舆论引导力

我们是全国第一家报道疫情的媒体。旗下财经专业媒体《第一财经》在第一时间现场调查并和武汉市相关部门电话确认后,于年12月31日10时16分率先在一财网端刊发相关稿件,成为国内主流媒体疫情报道的首发之作。

我们是全国首批向武汉派驻报道组的媒体之一。疫情爆发之后,我台于除夕之夜即派员跟随全国首批援鄂医疗队赴汉,前后派出四批包含9位广播电视记者摄像和13位纪录片摄制人员的工作团队,深入武汉抗疫一线,确保了新闻报道的一手来源、真实可信,与坚守在后方的新闻工作者一起,持续推动“7×24”小时信息流,打造疫情防控的全媒体权威发布平台。

我们推出省级卫视中最大体量的防疫抗疫新闻版面。东方卫视从1月27日起紧急加开《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别报道》和《名医话养生》防控疫情特别直播节目,并汇同《看东方》《午间30分》《东方新闻》等新闻栏目形成覆盖全天的早、中、晚、夜“新闻纵贯线”,每天平均播出时长5.72小时,成为防疫抗疫新闻播出版面最长、播出频次最多的省级卫视。

我们打造的抗疫短视频全网刷屏。我台在短视频上全面发力,在疫情最高峰全平台生产相关短视频逾条,全网流量突破40亿,其中单条点击量过亿的短视频4条。1月29日,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说,“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这条原创短视频系我台全网首发,全网流量突破4亿,可谓张文宏成为广大网友信赖的“硬核医生”的“引爆点”之一。

我们的新媒体传播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电视新闻与全网传播的联动,在抗疫关键时期,东方卫视凭借30亿全网浏览量,成为省级卫视涨粉速度第一平台,看看新闻Knews疫情报道全网传播量突破21.4亿次,位居全国省级广电媒体第一阵营。第一财经网端总点击量突破22亿,凭借大密度、前瞻性的防疫抗疫报道脱颖而出。

与人民同心,坚定提升主流广电的节目创新能力

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初期,我们不仅调动旗下《名医话养生》《活过岁》《名医坐堂》《X诊所》等一批科普养生栏目推出疫情特别节目,而且加快了节目研发和技术创新。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将地图与病例大数据结合,快速于2月6日上线“防疫地图”,上线一周,日活用户数即超过万,一个月内总访问量达到2.1亿。

面对疫情期间长期宅家的民众,我们加速推动电视节目创新制作,一批“云制作”“云模式”的新型观众互动节目快速登陆荧屏。东方卫视连续推出“云欢聚”的《今晚生活秀》、“云相亲”的《中国新相亲》、“云喜剧”的《云端喜剧王》、“云吃饭”的《亲爱的,来吃饭》等节目,构成了中国电视版面上第一个“云节目带”。其中《云端喜剧王》更创下全国云录制节目收视第一。

第一季度,上海广播电视台成为晚间收视份额最高的省台,其中东方卫视增幅达到%。而整个上半年,东方卫视在实现省级卫视收视保二争一的同时,以CSM35城全天收视增幅78.4%、黄金时段增幅.6%,拿下省级卫视增速第一。

与国家同进,坚定提升头部内容生产力

疫情之下,我们加速挖掘创制抗疫题材精品力作。我们向武汉派出13人纪录片摄制团队,创制的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一经问世获得多方点赞;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将在下半年推出6集纪录片《江城》,用国际语态客观记录中国战疫实况;我们还推出首部展现各行各业抗击疫情的系列微纪录片《城市的温度》、首部全民合拍的抗疫题材长纪录片《温暖的一餐》,以及《生命日记》《方舱》《上海日记》等多部抗疫纪录片,从不同视角记录这段特殊的历史;我们不仅创制了《特殊房客》《金银潭24小时》等多部抗疫广播剧,还集结了国内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领域的优秀编剧、导演和一线演员,全力筹拍“时代报告剧”《在一起》,生动展现全民抗疫的中国故事。

疫情之下,我们的大型活动第一时间恢复演出,还创下多个第一。4月,我们联合全球近百位音乐家,推出规模空前的线上音乐会“用音乐温暖世界——世界地球日特别直播”,创下古典音乐界历史纪录;5月,我们举办发生疫情以来全国第一场大规模户外古典音乐现场演出《辰山草地音乐节》;6月,我们推出剧场复工后上海第一场话剧演出《热干面之味》;7月,我们制作出品全国首部抗疫音乐剧《那年那时那座城》,举办疫情以来全国也可能是全球第一场带观众的大型室内流行音乐演出“《东方风云榜》颁奖盛典”。

疫情之下,我们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的节奏不断不乱,有序推进。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这一贯穿全年的宣传主题,我们正重点打造三部纪录片《并肩的地方是晴天》《小康中国》和外宣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并立足主旋律精品大剧《大江大河》的成功创制经验,将在今年年底推出《大江大河2》。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继《长江之恋》大型媒体项目之后,联合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兄弟台力量,共同打造《太湖之恋》大型媒体项目。围绕“建党周年”这一明年重大主题,我们将联合龙华烈士纪念馆打造广播剧《龙华颂》和纪录片《革命者》,将重磅推出系列纪录片《理想照耀中国》、品牌节目《闪亮的名字》10集特别节目,还将创制《战上海》《功勋》两部电视剧和一部动画电影《七月黎明》,隆重献礼“建党百年”。

与时代同行,坚定提升把握新机遇的战略判断力

上半场,我们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我们看到电视收视在上涨,电视文化在复兴,但我们也深知不能为表象所惑。

站在当下大变革的风口浪尖,我们必须抓住新的历史机遇,顺应全媒体时代的“大趋势”,写好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我们将以BesTV+流媒体战略为引领,带动我台在5G时代整体转型。我们将借助5G、AI等技术发展提供的机遇,全面整合我台和东方明珠上市公司的内容生产、渠道终端、用户数据,充分发挥我台丰富的都市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打造一个重点面向都市成熟人群的BesTV+流媒体平台。

我们将主打“智慧广电”战略,借助“智慧媒体制播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开发适应媒体业务场景和需求的新技术产品,为传统广电的转型深化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将试水超高清产业,在最新开播4K超高清数字频道“欢笑剧场”的基础上,依托自身内容、技术以及东方明珠上市公司的优势,在4K内容生产、8K精品创制上全面发力,打造一个超高清内容集成播出分发平台、一个产业投资基金、一个5G+8K实验室和一座东方智媒城,不断拓展下一代视听娱乐发展新领域。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媒介的迭代势不可挡,作为渠道和终端的传统广电媒体终将迁移和进化。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历史和久远的未来,当我们把媒体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我们就能获得一种植根时代厚土的自信,就能获得一种我辈不孤的激励。只要我们坚持与人民同心,与国家同进,与时代同行,我们就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续写新时代主流广电的光荣与梦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lt/1244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