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何建华来校指导艺术学院科研以及项目申报工作。学院领导、科研骨干教师参加会议并做现场交流。何院长站在家乡人的视阈,以“父教育母实业”的张謇精神为发展传承主线,以“通精极致”的文化艺术为核心竞争力,向在座的通大艺术人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南通城市发展图景。他满怀信心地指出,南通本土文化艺术的厚重感、开拓性、新机遇、核心魅力,以及通大艺术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和知识变现这六大方面,足以触发南通人秉承“厚道”价值观,惟求“以技立世”的城市发展新机。何院长在和与会人员的互动交流中强调,何谓南通模式,就是要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保持江海儿女“时刻学习,永远追赶”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通大的艺术工作者与美育教育者,无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正在项目申报,都要脚踏实地,以“新学者”的开放心态去做好接地气的“新学问”。他还就项目常规申报、委托性课题、横向课题需求端、C刊评价体系以及科研成果的新媒体传播效力等方面,给出了宏观政策解读与具体措施建议。

何建华,江苏南通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博士,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影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曾任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他长期活跃在新闻采编一线,仅在上海青年报社专刊部主任以及新民晚报社经济部副主任的任职期间,就采访发表各类新闻纪实作品多万字,其中参与实施的系列报道《战地重访》获年度上海新闻奖一等奖,编辑作品《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获年上海新闻奖特别奖、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一等奖。

李晶图

范爱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lt/1237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