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今天是1月29号,星期日,农历正月初二。北京多云,4度到零下3度。以下是内容提要:

  特别报道:习近平春节足迹(第二篇)——总书记最牵挂的人们春节怎么过?

  传统民俗丰富多彩添年味儿,灾区百姓乔迁新居过新年;

  新春佳节,数万名武警部队官兵坚守执勤一线,守护新春祥和万家团圆;

  新春走基层——宁波小城镇治理的“供给侧改革”之变;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暂停叙利亚等七个伊斯兰国家公民入境美国;

  以下是详细内容:

总书记最牵挂的人们春节怎么过?

  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记者马闯刘乐)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用“最牵挂”,表达着困难群众在他心中的分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每年的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到贫困落后地区,走进困难群众的家中,与他们围坐、话家常,访贫问苦中化解他们的困难。总书记惦念牵挂的人们,今年春节怎么过?总书记关心的困难问题解决了没有?大家新的一年有怎样的打算?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新年贺词中一句“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就在几天前的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习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他走村入户,察看乡亲们的住房、生活设施、年货准备情况。在村民徐海成家,总书记和乡亲们一起算扶贫帐、谋脱贫计。回想几天前的情景,徐海成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总书记账算的特别细,我也没想到算那么细,每一个环节都特别关心。”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过了春节,就该为新的一年做打算了,徐海成心里也早有了新年计划。徐海成:“把我们村的主要收入马铃薯产业做大,让德胜牌马铃薯打开市场走向全国,收入就增加了。”

  十八大以来的每年春节前夕,习总书记都要到基层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定西市元古堆村。当时,总书记坐在炕头与八旬老党员马岗亲切交谈,了解当地生产生活情况。几年过去,昔日的烂泥沟、穷山村变了模样。说起变化,老党员马岗乐开了花:“桥梁、道路,硬化到家家户户。现在过春节,家家户户都是高标准的生活标准,各方面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春节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爱民社区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祥和喜庆。爱民社区是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每次说到这里,社区主任李佳都高兴地合不拢嘴:“时间过得真快,总书记来我们社区,都过去三年了。这三年我们(社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书记三年前叮嘱李佳和社区工作人员,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李佳时刻牢记着总书记的嘱托:“作为社区主任,就是尽我最大的力,把我辖区内的贫困群众都排查出来,让他们都得到救助,生活也都能得到改善。”

  年8月,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年春节前夕,习总书记到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这两年,灾区群众受到巨大鼓舞,目前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已经全部完成,当是受灾严重的龙头山镇面貌焕然一新。甘正权和两个个儿女整合各方面资金,结合重灾区龙头山恢复重建打造旅游古镇的规划,建成并开放了多平米的“甘家园客栈”。甘正权:“希望旅游集镇能够向前推广,我们的生意也就有了希望,我还准备再增加几个床位,把我的客栈规模扩大一点,自己的生意会越来越好,收入也会随着增加。”

  去年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江西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一年过去了,这里的老百姓想对总书记说,请总书记放心,今年这个年过得很好!记者来到习总书记看望过的神山村贫困户彭夏英家时,只见她正在自己开办的农家乐里接待客人,彭夏英:“我们自己开农家乐,有客人吃饭,自己做点土特产生意,茶叶、生姜、梨子干、杨梅干,还做了筷子卖、编竹篮,就增加了很多收入,达到了五万块钱收入。”

  过去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仅脱贫攻坚这一项,全国又有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新的一年,脱贫攻坚还要继续发力,“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是总书记最大的牵挂,更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讲话中强调“家庭、家教、家风”重要性

  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家和万事兴”,“治国先齐家”,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及此前历次有关讲话中都强调“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希望国人重视家庭建设、弘扬传统家庭美德,形成优良家风。春节是家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很多家庭传承家风的时机。各地弘扬“孝老敬亲、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培育良好家风、构建和谐家庭蔚然成风。

  石家庄市栾城区南陈村的崔珍子老人岁了,五世同堂,一大家子有口人。过年了,子孙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大年初一上午争着给老人磕头拜年。老人的重孙女张欢欢:“逢年过节的时候,不管在哪里都会回到家里来,陪着老人,一家团团圆圆的,让她感受下这个天伦之乐。”“百善孝为先”。崔珍子的饮食起居一直由86岁的儿子照顾。儿子驮着她在街上晒太阳遛弯是村里一景。崔珍子的孙子张建辉:“我们下一辈呢,更应该做到孝顺上一辈的老人。”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南北湖村村民章新丰为父母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第一次为父母做上一顿年夜饭,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父母感受到我的孝心。”安吉县今年开展“户户家庭立家规”创建活动,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带社风,以社风促发展。安吉县文明办副主任潘新兰:“我们希望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社会风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山东各地注意借过节契机培育好家风,构建和谐家庭。淄博发起“如何培养好家风”的讨论和“讲讲我家的文明故事”微博话题互动,有三万多网友在网上发言。网友“如小果”:“家是最好的学校,只有好的家风才能培养好的下一代,这是家庭兴旺的基础。”青岛市市北区哈尔滨路社区居委会主任隋金凤说,市里倡导市民孝老敬亲、尊长爱幼、邻里和谐、家庭和睦。春节期间,他们社区开展了“邻里守望、爱心敲门”活动:“家长、老师带着孩子,走访慰问社区的困难老人、独居老人。讲美德、道德、爱德、心德,家庭都和谐了。”

  江西南昌深入开展“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主题活动,通过“故事会、最美家庭评选、好家规好家训征集”等活动,挖掘出一大批榜样人物和感人故事,崇德扬善。广润门街道的李萍节前为母亲织了一件新毛衣,大年初一早上给母亲穿上了:“小时候都是穿妈妈新织的毛衣过年。现在妈妈年纪大了,我给她也织一件,之前没告诉她,给她个惊喜,高高兴兴过年。”

传统民俗丰富多彩添年味儿灾区百姓乔迁新居过新年

  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天是大年初二,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不少岗位的劳动者依然坚守本职工作;安徽池州、江苏盐城等地去年遭受自然灾害的群众则乔迁新居,在新房里度过平安喜乐的春节。

  河北威县冯庄的村民文化活动大院,村民们里三层外三层围在一起兴致勃勃的观看乱弹表演。没有舞台、没有装束,七八个人有的吹笙、有的敲锣,为在场地中间演唱的人伴奏。伴随着唱腔的变化,乐器声也此起彼伏。表演者郭海祥:“我们乱弹有个传统的语言,就是‘不唱乱弹不算过年’,这个乱弹一唱,就算过年了,有个欢笑的年节。”乱弹戏是一个古老的剧种,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90后”的郭召宁从小对威县乱弹耳濡目染,他说,听乱弹过大年,这是每年过年最少不了的一道精神大餐。郭召宁:“我打小就喜欢,是我们这里一种风俗,挺喜庆、挺热闹。”

  锣鼓、戏曲、舞蹈……各地庆祝新年的民俗也是各具特色。在江西上饶铅山县太原畲族乡,伴随着明快的山歌,竹竿开开合合,有节奏地敲击着地面,畲族妇女们轻巧跳起了竹竿舞。村民雷晓珍说,竹竿舞是畲族乡一项传统的庆祝活动,寓意来年的丰收和美好的期盼。雷晓珍:“像我们姐妹们跳着这个竹竿舞,很快乐、高高兴兴地迎春节嘛。”

  在过年的喜庆氛围中,灾区民众的生活也牵动人心。在安徽池州牛头山镇万子村,村民傅翔龙一家5口人围坐在装饰一新的房子里,开心地吃着年饭。这是一家人在新房里过的第一个年。去年夏天,整个村子被洪水淹没,傅翔龙家的房子也被冲毁。在灾后重建中,贵池区下拨危房改造和房屋重建补贴资金,傅祥龙获得了10万元的补贴和赔偿。在多方帮扶下,去年11月底,新房顺利落成。傅翔龙:“住得相当舒服,一个是交通便利,比我那老房子好,发大水不安全,下雨天走的是泥巴路,这个房子住得舒服交通又发达。”

  江苏盐城阜宁县同是去年受灾。在“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中,阜宁县居民周尧胜老人被砸断了腿。新年来临,老人的腿伤已经痊愈,还搬进陈良镇陈良居委会安置点,住进多平米的新房。周尧胜的儿子周建国说,春节前夕,民政部门还给安置点的居民送了大米、食用油和几百元生活补贴。周建国:“如果不是党、不是政府这样子,他也没命了,那天抢救得比较及时。他也没有想到,能住这么好的房子。”

  大年初一,很多人也选择出游度过新年。在安徽黄山,人们登顶观看日出,迎接今年第一缕阳光。金色的阳光温暖地洒在黄山的松、石、峰上,让等待多时游客们赞叹不已,他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等,记录下这绝美的瞬间,许下新年最美好的祝愿。上海游客汪雨寒特意跟自己远在重庆的好朋友一起相约在黄山之巅迎接鸡年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汪雨寒:“我们就是专门慕名而来的,就是为了看这个日出,果然新年的第一天不辜负我们的期待,看到日出什么都值得了。”

  还有一些人选择默默坚守。眼下正是严冬,在河南商登高速节点工程——南水北调特大桥施工现场,装载机起起落落,工程车来来往往,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苏建辉是该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今年是他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外过年。苏建辉:“最牵挂的就是父母,想起来有点心酸。很抱歉不能在父母身边,只能说把工作做完以后再回去孝敬父母。”

数万名武警部队官兵新春佳节期间坚守执勤一线

  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记者肖溪孙崇峰)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春佳节,数万名武警部队官兵坚守执勤一线,用自己的牺牲、奉献,守护着新春祥和和万家团圆。

  肖溪:“我是记者肖溪,这里是刘家峡水电站,这是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武警甘肃总队临夏支队四中队官兵春节依然坚守哨位,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和光明。”

  一班副班长张超:“我今年当兵已进入第5个年头了,从来没有回家过过年。守卫着电厂核心部位的安全,我感到责任很重大,一定尽好自己的职责。”

  仡佬族大学生新兵廖兴旺:“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年,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吧,但是我一想到我守卫的哨位是刘家峡大坝,就感到很荣幸,我会努力地去上好每一班哨。”

  孙崇峰:“我是记者孙崇峰。这里是海南五指山腹地,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里,担负国家物资储备库守卫任务的武警海南总队二支队五中队的小分队整队出发,对守卫的库区进行武装巡逻。记者注意到,战士们的身上除了正常的携行装备,手上还有一支竹棍儿。带队的中队指导员高传位说,巡逻路上有“三件宝”,就是挎包水壶和竹棍儿。”

  高传位:“挎包里带着的是应急药品,库区里面蛇、虫比较多,有应急用的时候,可以给官兵保命。竹棍儿呢是山里蛇比较多,是我们赶蛇用的。”

  高传位介绍,常年巡逻在库区寂寞山路上的官兵们,用“两年一趟长征路,两月一双解放鞋”的坚韧不拔为中队赢得了多块奖杯和奖牌。高传位:“一天要走30多公里的路,当了两年兵下来呀,差不多相当于一个长征的路程;两个月差不多把发的一双解放鞋穿透底了。”

  在库区22号哨位的哨楼上,两名哨兵正在警惕地注视着库区,刚分到中队不到一个月的新兵潘晟寅:“想对家人说,请相信我,我在这里会更加优秀,希望父母不要担心!”

  在库区执勤7年的老兵、一班长李林:“虽然过节不能回家,我觉得没什么,因为一家不圆万家圆!我还是挺想我父母的,我希望我爸妈能够身体健康!”

  “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中国文化活动走向世界各地

  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记者马喆何源)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金鸡报晓,狮舞迎春。“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中国文化活动正在走向世界各地,既给海外华侨华人带去浓浓的年味,也让国外民众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

  悠扬婉转的《采茶舞曲》的旋律中,中国宁波市演艺集团的舞蹈演员在小桥、流水、茶园等背景衬托下,用曼妙的舞姿演绎着江南水乡少女采茶劳作时的情景。这里并不是国内的某个剧场,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来自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正借助“欢乐春节”的文化交流平台,向欧洲观众介绍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中国。

  从1年开始,每年春节期间文化部都会在海外举办一系列面向当地民众的春节主题文化活动。“欢乐春节”也是目前我国影响力最大的海外交流品牌。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李健钢介绍,今年“欢乐春节”在继续扩大覆盖城市数量和人群的基础上,将着重提升各个子项目的质量,更好的通过节庆表达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友谊。李健钢:“针对不同地区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有的放矢。比如,针对欧洲民众崇尚经典的喜好,主推话剧、舞剧、木偶等剧场类精品演出;结合非洲、大洋洲岛国比较热情奔放的性格,选派舞蹈、杂技、鼓乐等互动性强的节目。”

  在“欢乐春节”活动的同时,由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举办的“四海同春”活动的艺术家,昨天启程赴英国、荷兰和西班牙,开启为期18天的慰问华侨的访问演出活动。其中,欧洲艺术二团将在今天(29日)亮相英国首都伦敦。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介绍,“四海同春”活动是为海外侨胞送去文化的“年夜饭”。谭天星:“充分利用春节文化的平台,支持侨社积极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受到海外侨社的热烈欢迎。”

  年国家出台多项民生政策为民众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记者焦莹)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回顾年,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民生政策。这些与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政策给群众生活带来哪些温暖的改变?

  当前,农村的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依然突出。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和其他五部委共同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拓展医疗救助的范围。

  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医疗救助资金达到了亿,和上年相比增加了14亿。省级财政在年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和上年相比增加了31%。目前,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已经预拨了年的医疗救助补助资金81.7亿元。刘喜堂表示,积极推进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衔接,以提高救助实效性。同时,大力推动“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全国开展“一站式”服务的地方、县市区已经达到93%。刘喜堂:“‘一站式”服务’就是困难群众在看病之后,医院把他应当获得的保险报销费用和医疗救助费用直接结清,困难群众只负担自己应付的这部分费用就可以离开。现在大多数地区重点对象,在年度救助范围内的医疗救助报销比例都能达到70%,效果比较明显。”

  当前,“鼓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年,在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到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政策研究处副处长秦坤介绍,到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秦坤:“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教育部数据显示,年,我国乡村教师补助中央奖补资金增至30亿元,比年增加三成多;共资助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多亿元。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要促进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必须实施更加精准的政策,对贫困地区进行集中帮扶。陈宝生:“组织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持力度,着力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要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继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师范教育之后,从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已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陈宝生介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进一步完善政策。

  宁波小城镇治理的“供给侧改革”之变

  央广网宁波1月29日消息(记者曹美丽杜金明)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浙江宁波在小城镇综合治理的实践中,一改以往领导“拍脑袋”的作风,而是听民声、察民情,用科学方法,提供最优方案。

  走进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看到不少青砖灰瓦、雕花重檐的老屋。在一栋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宅里,村民赖金柱和他的几个老伙计正在打扫卫生,这间老宅正按照原来的样子进行修复。赖金柱:“上一代留下的宝贵财富不能扔掉,留给下一代。”

  儒雅洋村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有不少破旧的老屋、老宅院。当地不是简单地拆了这些老旧建筑,再重盖仿古建筑,而是修旧如旧,尽量恢复原貌,并通过科学规划,使这些老建筑成为旅游线路上的景点。西周镇宣传委员王光旭:“为游客提供丰富的载体,要考虑他们需求什么,他们来我们这想看到什么。村里也是一样,老百姓希望怎么样,我们政府顺着他们的思路为他们做点什么。”

  余姚市泗门镇是“中国电线电缆之乡”,原来小微企业、家庭作坊多而散乱、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很大。经过调研,镇政府陆续建起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吸收一批技术升了级、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入驻、发展。应厚田原来在夹塘村开了一家生产电源线的工厂,因噪音、污水排放等问题频频遭到邻居投诉,如今他的厂子也进园区了。应厚田:“来到小微创业园以后,问题都解决掉了。”

  副镇长马林峰说,搞集聚发展、规范发展、绿色发展,企业愿意,群众也满意了。马林峰:“我们园区里污水管网都铺到位了,所有垃圾环卫每日负责清运,企业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卫计委:年85%以上的地市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

  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卫计委表示,今年,85%以上的地市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能力,推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截止目前,我国4个直辖市和个城市都开展了分级诊疗试点,占全国城市总数的88.1%,超额完成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的目标。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表示,年,85%以上的地市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渐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王贺胜:“以医疗联合体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快形成“大医院舍得放、基层接得住、患者愿意去基层”的格局。”

  针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国家卫生计委副主任马晓伟表示,十三五时期,要提升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能力,推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目标。马晓伟:“乡镇卫生院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要有所提升,乡村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的比例要提高,进一步调动积极性。”

点击进入●●●

来源:央视网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网编辑整理点击阅读原文







































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lt/1206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