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工地君的朋友圈被上海中心分步试运营的消息给刷屏了! 历时8年建设,世界第二、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今天宣布分步试运营!首批对公众开放的包括:地上5层的裙房(包括商业设施、会议中心等),以及地下1层的展示厅。此外,上海中心还专门在主楼西面设立一面荣誉墙,向参建者付出的汗水与努力致敬。 提到上海中心,它的建设者上海建工——这座建筑领军企业不能不提。 八年时间里,在上海中心的建设施工中,上海建工攻克了无数施工难题,创出了一项项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 各项记录 中国首次建造米以上建筑; 世界首次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达85万吨的单体建筑; 高强度、高耐久、高流态、低水化热与低收缩混凝土成套技术,使6万立方米C50强度大底板砼一次浇筑成功,刷新了民用建筑领域的世界纪录; 我国安装最高的冷却塔(层、米)和安装最高的变配电站(层、米); 国内最大直径的塔楼深基础围护结构——直径.米的无中间支撑自平衡圆形塔楼地下连续墙、6道环形支撑进行围护; 在大厦裙房相当于3.2个足球场面积的深基坑施工中,创出上海最大逆作法施工面积; 采用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钢平台整体液压爬升体系,创出了主楼核心筒结构3天一层楼的先进水平; 世界上首次在一座超高层建筑中安装14万平方米柔性幕墙,难度系数在建筑幕墙界堪称世界“之最”; 采用全国最大的建筑吊车——4台MD塔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主楼大底板是一个直径米、厚6米的圆形钢筋混凝土平台,混凝土量达立方米,大底板10平方米的面积相当于1.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厚度则达到两层楼高,是世界民用建筑底板体积之最; 主楼结构混凝土泵送中,创出了将C高强混凝土一次泵送至米高度的世界新纪录; 上海中心的快速电梯最大速度超过每小时40英里(约合每小时64公里)——一般电梯的速度为这一速度的一半——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梯; 创出了安装我国最大质量的阻尼器、最先进的能源中心、最高的变配电站、最高的风力发电机组等“之最”,创出最长与最高的显示屏、行走路径最复杂的擦窗机等“之最” ...... 就上海中心建设的全景图而言,上海建工上下高度重视,派出了旗下的“精兵强将”给力工程建设: 土建施工一建集团多年来,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凭借在超高层建筑领域的领先优势,一直占据着上海乃至全国建筑的制高点。在上海中心施工中也堪称工程建设主力军:6万方混凝土大底板浇捣、地下空间施工、主楼施工、裙房施工,都由一建集团主承包。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最具难度的主楼核心筒施工。建造摩天大楼,一个关键的难题就是搭设符合施工要求的钢平台体系。一建集团技术人员精心编制施工流程,反复验算对比技术参数,对原来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使用的钢平台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最终形成了跳爬式液压整体自升钢平台脚手体系。这个脚手体系足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平台上可容纳吨钢筋堆放,犹如一艘“空中航母”。这一关键装备,为复杂核心筒顺利施工提供了保障,使工程主体结构实现了从7天一层攀至3天一层的速度。核心筒最难的就是高强度混凝土泵送、整体钢平台体系施工、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 为保证高强混凝土超过米的泵送高度,项目部和三一重工联手,研制出HBT90CH-2D混凝土输送泵,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强最高的混凝土运输泵,这一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 钢结构、幕墙机施集团上海中心钢结构、幕墙钢支撑体系、幕墙系统具有空间关系复杂、施工精度高等特点,特别是柔性悬挂幕墙钢支撑体系,具有变形协调、空间定位、精度匹配等特点,极具施工难度。上海建工机施集团选择钢结构幕墙系统化管理及运用BIM进行深化设计、加工制作、现场实施的一体化“线路图”。借助BIM“模型与模拟”高端技术,机施集团对深化设计、工厂加工、现场施工等实施一体化有效管理。其中,BIM设计团队不仅弥补了施工图纸与深化图纸之间的空白,为钢结构和幕墙的深化设计提供强大的支撑,而且成为一体化联动的纽带。机施集团成功破解了建模、合模、分析、修改、出图等一系列深化设计难题,解决了碰撞问题、工艺尺寸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深化设计效率和准确率。 同时,采用信息化模型预拼装技术,取代传统实物预拼装,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缩短了工期,开创了钢结构加工制造业的新篇章。采用一体化施工管理,从深化、加工、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一体化联动控制,确保了幕墙钢支撑体系和幕墙挂板施工精度、进度、安全,实现了幕墙行业新突破。 稳固基石基础集团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基础来支撑。上海中心高米,总重量达85万吨,支撑这栋超高层大厦的基础深度亦为中国之最。上海建工基础集团为上海中心铸就了稳固基石。上海中心桩基采用大直径超深钻孔灌注桩,裙房深度最大桩深64.8米,主楼最大桩深达到86.85米,桩径0毫米,采取桩端后注浆工艺,这一超常规工程在上海地区属首例。针对钻孔灌注桩直径大、超深的特点,基础集团通过采用先进的钻孔桩施工设备,优化成孔工艺,桩基工程于年11月29日开工,年8月11日竣工。钻孔灌注桩质量优良,根钻孔桩成桩率%。上海中心基坑围护采用超深地下连续墙,主楼地墙共延长米,墙厚0毫米。地墙施工面临两大难点:一是地墙底部20米深度内的成槽施工进入硬土层,俗称“铁板砂”,常规的抓斗式成槽机很难顺利成槽;二是单榀钢筋笼重达90吨,这创下基础集团地墙施工史上最重纪录。面对难题,基础集团一方面引进两台先进的液压铣槽机,采用“抓铣结合”的方式施工,另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采用“套铣接头”工艺,减少设备投入和施工时间,确保了施工质量。 机电安装安装集团针对工程设备机房分布点多面广、垂直分区多、大型设备吊装数量多、设备层空间狭小、机房综合布置困难等特点,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机电安装项目管理部成立了大型设备吊装指挥机构和专业吊装作业队,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制作10吨、 20吨移动吊装平台,为确保机电施工有序奠定坚实基础。采用BIM系统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模拟校核,对图纸进行深化设计,通过对机房内的机电转动设备采用隔音、减震措施,对管线与转动设备间采取柔性连接技术措施,实现了绿色环保节能施工目标。上海中心大厦的幕墙喷淋系统遍布楼层共计76层,项目管理部成立了QC技术攻关小组,已经顺利安装了64层幕墙喷淋系统,现场安装质量受到好评,并获得上海市QC成果一等奖、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绿色装饰装饰集团上海建工装饰集团承担了上海中心室内精装饰A标段工程。围绕打造中国第一绿色超高层建筑的目标,装饰集团大力推进绿色施工。装饰施工工艺工业化比例要达到85%,这是“上海中心”建设方提出的要求,装饰集团以此为提高装饰施工工业化水平的契机,制定了项目工业化的技术路线,对关键点进行逐一设想、论证、试验与实施,并以3类基层钢架、5类饰面材料作为项目工业化的主要内容,创新了通高双拼铝板圆柱构造设计、架空地板预制悬挑支架设计、肌理喷涂复合铝板安装工艺等12项工业化施工技术。这12项应用技术的创新方案既充分体现了工业化配套施工的理念,又较好整合了优质供应商资源,发挥了他们的专业优势,从而把设计创意转化成了规范的施工流程。在此基础上,装饰集团还专门制定了工业化施工固化流程,确定了不同材料的安装施工顺序,以为今后工业化配套施工提供范本。 深化设计建工设计院上海建工设计院负责上海中心的深化设计与管理工作。据统计,超过10家设计单位的14个相关专业参与上海中心深化设计。每个专业的深化设计图又涉及十几个相关专业的配合设计,各单位、各专业设计语言有自身特点,为满足各专业深化设计与相关专业界面接口上的统一性,需要将图纸进行漏斗式过滤,涉及图纸超过十几万张。管理团队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把各专业之间错、漏、碰、缺等设计冲突与矛盾解决在深化设计的过程中。 深化设计是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最后一公里”,是关系到工程建设能否圆满实现原设计理念的关键收口工作。建工院在实现“确保工程安全、注重工程质量、凸显科技进步、提升管理水平”四个目标上功夫,积极实施深化设计,做好“兜底”工作,累计完成深化终审图纸超过张,修改通知份,保障了工程建设按照计划节点实现。 混凝土技术材料公司年7月30日,上海建工材料公司自主研发高强度、高耐久、高流态、低水化热低收缩混凝土技术,在“上海中心”主楼核心筒结构泵送中,创出了将C高强混凝土一次泵送至米高度的世界新纪录,泵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年3月底,材料公司与一建集团组织了上海中心主楼大底板基础6万立方米C50混凝土一次浇捣会战。材料公司调集了8个搅拌站、15辆泵车、辆搅拌车,经过连续63个小时的奋战,平均每小时浇筑方量近0方。如此大体积底板浇筑工程,在世界民用建筑领域开创了先河。 在不断攻克上海中心工程混凝土难题的同时,材料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目前已获两项国家级专利,其中,“一种超大体积高强度化低水化热混凝土”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超高泵送混凝土可泵性的测试装置”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上海建工集团,欢迎各位工地粉积极提供与本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白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