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开展以来,在业界口碑一直处于“两极分化”的争议中。对大量观者来说,首当其冲的是“看不懂”。双年展开幕后,百名青年参与的“今天不说话”静坐行为艺术,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艺术性批评整个当代艺术生态晦涩难懂的现状。 本届双年展有多难懂?年12月20日,“指引收藏”编辑组专程前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探究竟。 是这样么?什么都可以往里塞 始创于年的上海双年展,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届,几乎成为沪上也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艺术展览之一。这一次的主题是“社会工厂”,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来自德国,年轻,注重观念。在这个主题下,是一个庞大“容器”——我们生产什么又毁灭什么,我们在创造怎样的世界。写在导览手册最前面的是一段梁启超的文章:“其(小说)为用之易感人也又如此……既已如空气如菽栗,欲避不得避,欲屏不得屏,而日日相与呼吸之餐嚼之矣。于此其空气而苟含有秽质也,其菽栗而苟含有毒性也,则其人之食息于此间者,必憔悴,必萎病,必惨死,必堕落。” 无从得知为什么要把这段话写入导言里,想必是点睛之意。小编猜想,这大概说的是如今我们与社会的关系——生产什么又会反过来消费我们什么。 声音装置《》 作为一个从年就开始 原来,这还真是我们熟知的那个“实事求是”的源头!或许,这也是展览中出现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那段话,出现鲁迅刻像的原因。策展人认为,“实事求是”是中国近30年来社会变革的思想根源。这架钢琴是如何探讨问题的,小编尚未理解,但每隔一会儿就把四个字投射到墙上,真的是想表达安塞姆·弗兰克的意图吗?说实话,上海双年展这么多作品,如果每一个都要仔细琢磨,一天时间肯定不够。有一些作品不太起眼,很容易一闪而过,记者在这里认真提醒观众:“这些也是展品”。 底层扶手楼梯的背后,摆着一架堆满瓶瓶罐罐的手推车,一滩水,旁边地上还有一双胶鞋。小编路过这件装置作品好几次,都以为是开展时参观人太多,保洁阿姨来不及收拾干净。实际上这是一件混合媒材的装置《世界海洋》。据说水箱中的水来自地中海、黑海、大西洋、印度洋等。每天水箱里都会有一部分的水漏到地上,再自然蒸发掉,留下一层盐花——在地上最终画出痕迹的图案。不解释你能看懂吗?二楼中间过道上有一件互动性很强的作品,有几个人坐在那里,念唱手中的文字。好吧,这太像是看累了展览的人坐在那里休息了。其实,这是一件表演作品,名叫《新闻蓝调》。观赏方式是,你应该站到他们身后,读读他们手中的报纸,看他们是如何在领队的指引下完成这首报纸歌的。据记者观察,现场观众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件作品,大多数人头也不回路过了。 《世界海洋》 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本届双年展中有很多,如果不经阐释,谁能理解艺术家的用心和想法? 看不懂,真的没关系? 大众对上海双年展的评价,其实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本身存在的深层危机。艺术的观念化可谓是艺术史上的一种全新方式,观念性也被看作是当代艺术的主旋律。其特点是强调作品的思想性与批判性,崇尚智性因素,反对对象化,摒弃风格,反形式主义,反审美,反收藏。故而,观念的阐释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艺术创作的落脚点,尽管阐释方式各不相同,但艺术的观念化显然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共同特征。然而过分倚重观念和阐释,也使得当代艺术日趋陷入过于知性和概念化的危机。 其次,展览太过重视内容,严重忽略直观感受和视觉效果。本届双年展的德国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AnselmFranke),他的作家和评论家身份,以及日耳曼民族所固有的长于思辨和哲理的特质,让他的策展理念更偏重于思想性、观察性,以及作品内在的逻辑性和有机性。比如他认定“实事求是”是中国近30年来社会变革的思想根源,就特别委托作曲家阿普灵格量身定做,尽管展出之后的反响并不如他所愿。又比如他精心选用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的一段话:“其(小说)为用之易感人也又如此……既已如空气如菽粟,欲避不得避,欲屏不得屏,而日日相与呼吸之餐嚼之矣。于此其空气而苟含有秽质也,其菽粟而苟含有毒性也,则其人之食息于此间者,必憔悴,必萎病,必惨死,必堕落。”作为导览手册的开篇,充分展现出他作为学者,在政治、历史、文化方面的思考,以及他那种研究性和杂文式的新型策展方式。但展览的整体视觉效果相对轻巧、贫弱。除刘窗的装置作品《被分割的风景》,尚带来些许诗意,刘鼎的声音装置《》,矩阵式的设置稍有些气势之外,几乎再也找不出具有视觉亮点,能够吸引眼球,特别有震撼力的作品了。应该说,作为一个被誉为亚洲地区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双年展,如果没有几件无论在内涵方面,还是外在形象方面能够镇得住的、叫人过目难忘的有分量的作品,那么无论对谁来说,多少会是遗憾,同时也易于被人忽略和遗忘。 第三,也反映出全民浮躁的观展心态。急速发展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展览展示活动的层出不穷与日渐频繁,使得越来越多专业与非专业的观众,都习惯了那种吸引眼球、虚张声势、大体量、密集型、景观化的作品。同时也习惯了那种快速消费、浮光掠影式的观展方式。本来,当代艺术家是反对普通大众的审美情趣,但是他们又想要借助普通大众轧闹猛赶时髦的趋同心理。于是乎,大型的当代艺术展眼下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大型的艺术嘉年华,一个时尚的艺术大party。人们一边观展,一边社交,多少人愿意沉下心来,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然后去获得新感受? 有人说,当代艺术是为那些心智上成熟,又渴望精神上不断自我成长和提升的成年人而准备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一方面要呼吁当代艺术尽快改变目前越来越艰涩难懂,越来越不接地气的生态现状;另一方面,也要呼吁大众不断改变和调整观展的心态、观展的习惯。 ·END· 上海指引收藏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 让收藏为您创造财富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