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大赛选拔了一批至今活跃在书坛的书法名家,而纯粹全国性的大学生篆刻展事则未曾举办过。7月11日,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新闻发布会暨捐资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举行。活动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为指导单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华东师范大学、《书法》杂志社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承办。

新闻发布现场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协主席周志高,华东师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上海市书协秘书长、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主任潘善助,《书法》杂志副主编孙稼阜,华东师大外联处处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邢和祥,华东师大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江乃兵,华东师大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平,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书法与中国画系副主任张索,华东师大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生导师顾琴,上海市各大媒体记者及华师大书法篆刻专业部分研究生50余人出席发布会。

华东师范大学领导观看学生作品

会议由顾平主持,活动资助人余强春、葛淑文夫妇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资人民币一百万元,专用于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系列活动。邢和祥、江乃兵接受捐赠,华东师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向余强春、葛淑文夫妇颁发证书和纪念品。

捐资人葛淑文在会上表示,适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华东师大联合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书法》杂志社共同举办此次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决定向此次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捐资一百万元,为篆刻艺术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复兴贡献微薄之力。

余强春、葛淑文夫妇向本次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捐款

随后本次活动的策展人张索介绍篆刻大展系列活动的基本情况,就本次大展的缘起、筹备和细则向大家做了介绍。他说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古老文字,唯独中国汉字能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目前,教育部门已将书法、篆刻、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列为进校园和中小学课堂教育项目。

西泠印社理事,策展人张索

篆刻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它以古代篆书为载体,集书法、雕刻、文学等于一体,至今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目前全国已有近所高校开设有书法(含篆刻)专业,篆刻艺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有学术支撑。

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做好优秀文化进校园的落地工作,培养优秀书法篆刻教育人才,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丰富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本次大展得到了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支持和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学生篆刻作品

这次大展征稿范围为全国各大院校在读学生,包括在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含年应届毕业生和入学新生)。内容要求健康向上的古诗文名句、警句、成语和各大院校校训等,以印屏形式呈现,需6-10方印蜕,附2方以上边款。本次展览将邀请全国著名篆刻家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入展作品件左右。

展览将于年1月1日在上海图书馆开幕,与此同时还将举办一系列相关活动,包括大学生篆刻创作交流大会,现场刻制各自学校校训。同时邀请韩天衡、李刚田、黄惇等名家举行篆刻系列讲座,举办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研讨会等等。《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作品集》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随展发行。

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学生篆刻作品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协主席周志高先生在讲话中,阐明海派篆刻和本次大学生篆刻大展落户上海的特殊意义,他说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高校集聚,人才济济。就篆刻而言,人才尤为突出。它是近现代篆刻重镇,被誉为“中国篆刻的半壁江山”。华东师范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在上海市文联和书协的鼎力支持下,近年来书法篆刻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教学、科研、创作、活动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被全国其他高校同行所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fz/1266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