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thepaper.cn)

王晟/文

昨天下午,黄浦江上的一场“白日焰火”备受公众指责。相似的艺术表演,在巴黎和上海为什么受到了不同的“待遇”?除了上海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民众对环境问题更加敏感以外,作者试着从另一些角度——两地政府对公共场合的艺术表演的态度、规范,以及两地民众对艺术的认知——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8月8日傍晚5时许,著名艺术家蔡国强在上海黄浦江上进行了一场“白日烟彩”烟火创作表演,放了大约10分钟,产生了大量烟雾。澎湃新闻高剑平图

同样是放焰火,蔡国强在巴黎和上海遭遇了不同的待遇。在巴黎,他的作品被时任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赞为“天才”,在上海却遭遇了市民的污染投诉。不少不知情的市民被大量烟雾吓坏,报警电话不绝。

比较一下同一个艺术家相似作品的表演时间和地点,会发现,其中微妙的差异导致了最后完全不同的结果:去年10月5日,蔡国强受巴黎市政府邀请,为第12届“白夜”创作烟火作品《一夜情》,其表演时间定在10月5日23:00到翌日凌晨3:00,表演河段禁止通航。这是40年来塞纳河上首次燃放焰火,为此所有细节都被精心安排,比如表演所选择的河段位于奥赛博物馆左侧,这一部分的河岸是巴黎市政府开辟出来为民众休闲锻炼使用的,平日各种文体活动不断。选择这个时间段,在这个地方来进行焰火表演,在容纳足够多观众的同时,也保证了塞纳河航运以及观众的安全,同时在心理上照顾了人们的接受度。与此同时,为应对人群聚集可能带来的突发情况,警察和消防队的急救车(法国的急救归消防队管)都在现场进行了配置,以帮助散场时疏散人群。此外,由于这个项目是这届“白夜”的重点项目,多家媒体和网站都提前进行了广泛报道,许多人知道这件事并满怀期待前来参观。

而这次在黄浦江上进行的《九级浪》表演,公众对此的了解程度明显不够,警方内部信息沟通似乎也不够顺畅——比如上海公安局的微博称,“蜀黍看见后也吓了一跳,赶紧向市局指挥中心了解情况”,更不必说在黄浦江上划出禁航段了。

与中国相比,在巴黎看到烟花爆竹的机会并不多。由于燃放烟花爆竹不是法国的传统,所以法国政府并没有统一的针对烟花爆竹的法令,不过在某些节庆日或者游行上,时不时会有人使用烟花爆竹来制造混乱,甚至点燃汽车,因此临时性禁令是存在的。在巴黎,由于分权体制,各区区政府相对于市政厅独立,因此各区警察局有权力颁布临时法令管控烟花爆竹的燃放。比如年法国国庆节前夕,巴黎19区警察局就联手10、11、20几个华人比较多的区警察局,颁布鞭炮禁令,在当年6月19日早8点至6月22日早8点,以及7月12日早8点至7月16日早8点禁止任何人存放、运输、转让以及燃放某些危险类型的烟花爆竹。对违规者处罚所依据的法律包括:对他人安全造成危害(刑法第-1条款);以扰乱他人安宁为目的,进行音响侵犯(刑法第-16条款)等,在法国政府专门建立用来方便民众查询法条的“法兰西立法网”(







































中科品牌影响力企业
小孩会得白癫疯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fz/1230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