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征文活动,在学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初二(1)中队薛振楷同学的“短时间记忆法”获得了一等奖,还有三位同学获得了三等奖,他们分别是初二(3)中队张丹青的“默想法”、初三(1)中队张蓓雯的语文“随心记忆法”、初三(5)中队汪臻浩的目标“前进”法。 默想法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不但文采出众,而且善于利用、安排时间,善于从忙碌中“挤”出时间。他利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为我们带来了一篇篇精炼流畅、引人入胜的文章及诗词。受欧阳修珍惜时间、从忙碌中挤出时间的指导和启发,我结合了各种记忆方法,整理出了一种名为“默想法”的学习方法。 与古代人一样,我们的生活中时间看似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其实有很多类似“马上,枕上,厕上”的空隙。合理运用这些空隙,将它们用在记忆知识上,不但充实了自我,更巩固了知识,一举两得。再加上学业日渐繁忙,可以利用的时间越来越少,“默想法”也逐渐成为了我用来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我的“默想法”则是在这些空隙中,比如睡觉前总有10~20分钟需要进入睡眠,我便利用这段时间,先系统将老师上课的内容思考一遍,让课堂的内容像电影般在头脑中回放。今天上的是什么课?讲了什么内容?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我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如果回答“是”并能一一讲清课堂内容,我便开始思考作业的题目。在思考中,10~20分钟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缓缓流逝,我也在知识中逐渐进入梦乡。一觉醒来,课上的内容已经牢牢的凝固在了脑子里,我也会很高兴,对第二天的学习生活、对即将到来的新的知识充满了信心。这正是“默想法”作用的体现。 那么,如果在默想中碰到问题怎么办呢?起先,我将再把问题思考一遍,争取能够自己将问题解决。如果还是不能够解决问题,我会在第二天起床后查阅课本或参考书,将学习问题弄明白。可如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就要借助“问题本”的帮助了。“问题本”最好小巧、轻便,能够便于随身携带,这样可以在任何地点随时复习问题。将问题抄在“问题本”上,带到学校里去询问老师。因为问题本中的题目都是我难以解答的题目,所以要详细的写下过程,而且最好与题目分页写。这样就可以在复习时考察自己对这道题目的掌握度,在考察后再与答案核对。 学校里经常有测验。测验中少有新的知识,更多的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加深。我需要把错题摘录在错题本上,将错题本妥善保存。睡觉时,需要默想的是考试的错题。先将题目在脑子里回想一遍然后想出题目的解题思路和大致过程。这不但能锻炼我们的思维灵敏度,更能锻炼我们的记忆力。如果能清晰地想出题目的解答方法,说明你已经听懂并掌握了错题。对于同样类型的错题要做到少错甚至不错,争取把同类型的题目全部弄懂。 在期末大考中,需要默想的则是各个学科重点之中的重点。把重点全部掌握,对重要的考试来说,会使考试变得更简单。同时在大考中要保证睡眠,养足精神,这样在考试中才得以集中精力,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默想法”适用于各个学科,比如语文背诵文言文,数学的证明题过程,英语的课文背诵,等等。将“默想法”与其他学习方法结合运用,可以更加完善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初二(3)班张丹青 指导老师:恽蕙瑛 欢迎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