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有网络自媒体发表文章,称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文《打碗碗花》把“外婆”改成了“姥姥”,引发了网络讨论。

搜索课文原文可以发现,作者文章中写的全篇都是“外婆”。

网友

白兔老爸晒出女儿7年前的课本,那时候还是“外婆”,并没有做改动。

另一篇课文《马鸣加的新书包》中,“外婆”也被改成了“姥姥”。

外婆为什么要改成“姥姥”?

许多网友表示无法理解这样的修改

还有人找出了去年教委针对此问题的答复

上海教委认为“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查阅第6版《现代汉语词词典》,发现“外婆”一词上确实标注“方言”,而语义为外祖母的“姥姥”一词无此标注。

这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天才胖次少女:哈?姥姥是普通话?外婆才是普通话吧?只听说过狼外婆没听说过狼姥姥。

好奇心害不死的汪:我一直以为外婆是普通话,姥姥是北方方言~

唐药片: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所以“外婆”是方言这种说法没有问题。

肖梦69:我是北方人,我们也叫外婆的呀。

风雨正好你也是:可能因为上海是南方,很少看到“姥姥”这种表达所以才改吧。我北方人,从小在书上看到课文里都叫外婆,好奇地上网搜了才知道外婆一般是南方叫法。所以其实改一改也无妨,让北方孩子多见见“外婆”,南方孩子多见见“姥姥”也挺好的吧。

躺在衣柜里的鱼:以后只能唱姥姥的澎湖湾了...

专家:文学离不开个人所使用与附着的独特语言

有专家认为,《打碗碗花》是一篇散文,文学的本质就是承载、表达、构建人类的情感世界,情感离不开个人经验,离不开个人所使用与附着的独特语言。

语文教科书收录名家名作,除了让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规范表达之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如果简单粗暴地篡改作家的用词遣句,破坏原著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既是对于作家的不尊重,也与培育学生文学素养这一目的背道而驰。如果生硬套用“词典规定”这一标准去衡量,不知道有多少名家名作会被改得面目全非。

官方回应↓↓

关于网络热议的“外婆”与“姥姥”话题,上海教育出版社昨深夜回应:

6月20日,某网络自媒体发表文章,称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文《打碗碗花》把“外婆”改成了“姥姥”,引发了网络讨论。我社接到市教委教研室要求,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核查,基本情况如下。

在沪教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外婆”的称谓,也有“姥姥”的称谓,“外婆”的称谓出现了8处,“姥姥”出现了4处。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把“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外”“婆”“姥”三个字都是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外”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课中,“婆”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8课中,“姥”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课中,即在认读“姥”字前,学生已经认读了“外”“婆”两字。

关于称谓,尽管“外婆”“姥姥”没有绝对的地域区分,但通过此事,我们认识到,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要考虑学生识字规律和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了解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我社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将予以高度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haishizx.com/shly/126663.html

------分隔线----------------------------